|
记忆中,外婆那方窄窄的卧房摆满了各种物什,床铺、衣橱、方桌,还有外公夜里做竹器活的工具…………可谓杂乱,可有一处地方从来都十分干净整洁,那便是外婆的“书架”。名其曰书架,实则只是床头上方钉着的两层糙木板,木板上齐整地码着两排书。显然,这在当时仓廪不足的农村家庭是鲜见的,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外婆喜欢读书。 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的缘故,我自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外婆说,我小时候常在茶山哭闹着要找爸爸妈妈,外婆用背带背起我,指着远处顶着云雾的山尖说:“囡囡不哭,长大了,爸妈就从山那头来接你啦。”然后轻轻哼起家乡山歌。外婆悠扬的歌声很快把我带进梦乡,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 外婆年轻时就喜欢听山歌,也爱唱山歌。有一回在翻新祖厝时,外婆无意中翻出了几本手抄的山歌本,她头一回发现这些字不仅唱出来好听,用笔墨写在纸上更是别有一番味道。打那以后,外婆喜欢上了书,喜欢上了纸墨馨香和书中的百态人生。 夏夜的月光洒进院里,明亮如一层白霜,我们躺在竹床上乘凉。外婆将我拥在怀里,借着月光,打开泛黄的歌书哼唱起来,我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学唱,不远处蝉鸣鸟叫高高低低地和着,将夏夜衬得更加清新灵动。 结束了白天的辛苦劳作,夜里只要得着空,外婆便会凑在灯泡下看书。有时灯光太暗,外婆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有的书已被翻烂,可外婆依旧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外婆是书都看,准确地说应该是无书可挑。书架上的书不多,种类却不少,有《红楼梦》《搜神记》之类的文学作品,有种植养殖方面的书,还有几本连环画,像《渡江侦察记》《闹天宫》,甚至还有小学语文课本,外婆说,课文好看着哩。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音乐的静谧夜里,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外婆给我讲书里的怪力乱神,讲她心目中的江湖,她脸上的表情随着书里的情节时而眼里射光,时而嘴角上扬,时而眉头紧锁。 平日里外婆节俭得很,却舍得给我买书。她把我和集市上买的故事书和连环画一起带到地里,她劳作,我看书,休息时便坐在田埂上和我一起看,有时还乐得捧腹大笑,弄得状况外的外公摸不着头脑。 农忙时,像竹器活,挑种子,搓麻绳这些活儿都得在夜里赶着做,看不了书的外婆就让我大声朗读,她的双手不停忙活着,一脸聚精会神地听我读书,就像当年她给我讲故事一般。记得我的第一封信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外婆教会的。我用稚嫩的语言一撇一捺地写下对爸妈的思念,也捎去了外婆对远方儿女的挂念。 我发现外婆经常读错字,有时“秀才认字认半边”,实在不会时只得跳过,外婆毕竟只上过三年学堂。那时,我已学会了查字典,我和外婆并肩坐在床沿上,手把手教她如何查字典。当外婆成功地查了第一个不认识的字时,她几乎是跳着惊呼出声来,高兴得像个孩子。 学之根苦,学之果甜。在灯光如豆的岁月里,外婆忍着劳作后的疲惫,挤时间看了许多中医书,并跟着当地的乡村医生学习。终于,读书给了她以甜蜜的回报,她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疗站的药剂师。 如今回想起来,读书于外婆而言是欢乐的,我知道那是外婆给彼时的苦日子找寻的一丝甜意,像是给平日辛苦的劳作,生活的艰辛裹上的一层蜜。于无声处,外婆也给我那小小的心灵种下某种希望,在无数陪伴的日夜里,教会我成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