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司法担当“四部曲” ————邵武市司法局沿山司法所全面履职守一方平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7日讯 “现在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大家也越来越懂法了,全镇越来越平安了,这些和沿山司法所的努力关系可大了去了。”谈起邵武市司法局沿山司法所,村民们称赞道。 一个个务实之举,让司法行政工作实了起来;一次次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让法治建设工作成效凸显出来。近年来,邵武市司法局沿山司法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秉持服务为民,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在扎实推进乡镇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作为,为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升,展现了司法所的担当作为。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奏响平安“和谐曲” 近年来,沿山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所促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指导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参与指导制定村规民约,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日前,沿山司法所到辖区危家窠村开展党建指导,建立以高标产业生产基地为平台,通过文化展示、前端观光休闲、品茗餐饮等一体化配套,集中展示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农业、林业和乡村文旅与研学、文化、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当地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沿山司法所所长颜强说道。 沿山司法所法官工作室揭牌 据了解,沿山司法所深入辖区14个村(居)开展调查研究,指导8个南平市级以上“民主法治创建示范村”全面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相关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对挂靠帮扶和重点联系村的党建指导,建立党员联席会工作机制,定期到各个村开展村级党组织联系活动,并主动到村支部上党课提高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对村支部党组织建设提出工作意见,为村组织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提高自治水平提供法律帮助。 该所通过参与基层政府的法治建设工作,推动农村基层政权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化解重大风险、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为沿山镇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奠定法治基础。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奏响创稳“交响曲” 一桩民事纠纷,小则涉及家庭,大则连乡通村;轻则吵闹不安,重则动骨伤筋。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沿山镇人民调解大格局,镇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站、所)配合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沿山司法所通过扩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队伍力量,将“两代表一委员”、综治协理员、信访稳控人员、专职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干部及政法干警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力量。 2021年12月,沿山镇某村民兰某雇佣同村陈某到下沙镇砍伐毛竹,在砍伐毛竹时,受雇者陈某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压断右腿,造成粉碎性骨折。事后,兰某仅垫付了部分医疗费,双方就赔偿事宜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矛盾升级,而后请求沿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该案调解工作历时数月,最终在大家的调解下,双方就赔偿金额等相关事宜达成合意,并请邵武法院现场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双方真诚道歉谅解并当场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主持调解该案的颜强说。 以此案为起点,镇村两级陆续将积累未结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均交由沿山司法所主持调解,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在特别案件调处中,该所还特别邀请法律顾问、社会律师、法官等专业法律人才加入调解,提升调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大对人民调解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以会代训的模式提升专兼职调解员的调解技能和法律素养。 2022年来,该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70余件,涉案金额超 150万元,其中民间纠纷51件、侵权损害3件、合同纠纷3件、金融消费纠纷5件、征地纠纷3件(涉及11户农户)、林权承包(土地承包经营)3件,为实现一方稳定和谐贡献出司法力量。 服务营商环境改善 奏响惠企“主旋律” 近日,沿山司法所通过协调南平市旅游发展集团相关部门到沿山镇古山村、周源村开展旅游目的地开发推荐,推动沿山特色农产品如沿山包糍、生态竹荪、红芽芋子、生态鱼干等通过网络平台向国内市场推销。 近年来,沿山司法所为全面促进乡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推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司法局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重点围绕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引导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力量免费帮扶村镇企业、经济合作社等开展资产处置、重组金融、合规审查等支持营商环境改善相关法律事务,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护航农村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此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就到沿山镇沿山村针对村集体经济合作就土地承包经营、厂房租赁合同等相关法律问题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通过审查合同,对承包经营法定程序和具体租赁合同内容进行详细解答,并指导村部就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内容进行逐项修改。 目前,该所深入辖区走访3个企业服务中心和7家民营企业、9个农民合作社,在充分沟通后将各方意见建议与司法行政职能无缝融合,先后制定《沿山司法所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实施细则》《沿山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 沿山司法所加强对民营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帮扶力度,协调并组织律师、法官、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深入到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为全面提升企业内部依法合规管理水平贡献司法智慧。 推行“司法所+”工作模式 奏响安全“新乐章” 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帮扶是基层司法所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的稳定,沿山司法所全面加强对以上两类人员的服务帮助。 该所通过推动“司法所+”工作模式,建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安置帮教管理委员会,将全镇各方面力量纳入统一平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强化对重点人群的管理。 同时,针对各类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分门别类的帮扶,该所积极协调民政部门给以最低生活保障,协调人社、妇联部门给予就业培训、就业推荐等相关帮扶,协调派出所派出警力参与重点人群排查走访。 沿山司法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群众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该所以“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八五”普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并利用镇内各类集市、圩场、聚会等进行了法治集中教育宣传,向广大农民宣传《宪法》《民法典》《禁毒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与反邪教相关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与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该所还通过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中小学校免费提供法律素材,组织镇法律顾问、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信访部门等就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应注意的法律问题举办法治讲座。利用“农家书屋”图书资源,指导农民群体学习法律常识,着力提高农民的法治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沿山司法所在建设法治沿山、幸福沿山的新征程中继续谱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 周新)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