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自2011年以来,思明区检察院集中管辖厦门市涉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面对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今年4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厦门市全域6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成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自中心运行以来,在全省率先开展多项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工作,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涉嫌刑事案件10件,该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一,同比增长 900%,还入选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创新福建·检警联动”示范岗,获评“2023年思明区改革优秀案例”等。 凝智聚力 深化全流程协同 专业性高、技术性强、刑民交叉问题复杂·…………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案件的显著特点。检察机关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打击侵权犯罪? “‘借外脑’,吸纳专业力量。”据思明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吴雅莹介绍,中心成立后,不仅完善了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机制,还聚力破解侵权取证难、案件定性难、跨区域打假难,进一步推动市域知识产权的全链条保护。 ————聘请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9名办案骨干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开展涉知识产权案件检察辅助事务,在商标确权、假药确认等方面出具专业意见,形成专案合署、专班办公模式。 ————与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在常态化联络与信息共享、办案协作与业务支持、联合调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破解线索双向移送、信息数据共享、合规成果互认、专家库建设等10项实践难点。 ————打破数据壁垒,赋能检察监督。从行政案件信息和执法数据中,全面审查、追踪线索上百条,从中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件,占比全市的46%。 联动合力 强化全链条保护 “这是一起典型的跨区域制假售假案件。两个区的公安机关分别移送了刑事案件,经审查发现其实是一起‘链条式’作案。”依托中心的集中优势,检察机关一方面将案件联动整体推进,一方面深挖线索,引导公安机关补充取证,引导当事人提供有力证据,最终案值从数十万元扩大到800余万元,有力震慑犯罪。 “售假店铺既然能开在繁华商圈,涉案价值怎么可能只有数十万元?”今年6月,思明区检察院首次提前介入这起涉及潮牌商标犯罪案件。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检察官预感案件还有大量待查事实。为了把案件办扎实,思明区检察院决定将权利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工作提前到审查批捕阶段,及时与权利人建立联系。 “您好,这里是思明区检察院,我院受理了您作为商标权利人的一起刑事案件,涉及罪名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作为商标权利人,您可以提供自行调查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侵害您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再跟您核实一下本案中被侵权帽子的市场售价。” ………… 在数十次沟通中,承办检察官充分听取了商标权利人的意见,引导权利人补充相关证据,补强了证明商标受到侵犯、侵犯程度等关键证据。同时,在犯罪团伙的海量聊天记录、线上发货平台销售记录等电子数据中抽丝剥茧,寻到找证明犯罪的有力线索,为案件顺利办理打下坚实基础。最终,检察、公安、行政三方依托中心联动作战,查明了该案从生产加工、厂房到销售门面的全链条制假、售假犯罪行为。目前,该案部分被告人已获判。 精准高效办案的背后,中心发挥了强大的中枢作用和集中优势。据介绍,在办理多链条、细分工侵权案件中,思明区检察院牵头组织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及鉴定机构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就多发高发类案证据规格进行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运行半年以来,思明区检察院运用检察监督职能作用,搭建行政、侦查、检察联动桥梁,明确类案移送标准,完善移送程序,为行刑衔接畅通移送通道。围绕厦门市域产业特点,中心着力加强对生物医药、数字产业、信息制造等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相关案件联席研讨会17场,思明区检察院针对证据收集固定、法律适用等提出意见建议百余条。 赋能发力 优化全方位履职 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心运行以来,紧盯知识产权保护各个环节,积极探索综合履职新举措。 为有效降低维权成本,中心接到案件后,会立即同步审查该案是否涉及刑事追诉、行政违法、民事追责和公益保护等情形,全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工作,召开检察、审判联席研讨,推动形成共识;办理全省首例知识产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中心举办行政、检察圆桌磋商,推动主管部门依法履职…………”中心注重创新办案思路与理念,以点带面总结提升执法办案机制,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提供蓝本。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前沿性、交叉性问题多,中心坚持知识产权保护治罪与治理应予并重,助推企业经济损失和市场份额“双挽回”。首先,做“实”检察意见反向移送,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被不起诉人以及作为“犯罪工具”的空壳公司,通过制发检察意见书的形式移送行政机关,并通过中心跟踪落实,促进规范市场秩序;其次,依托平台数据资源,筛选恶意注册囤积商标、版权恶意登记等,推动知识产溯源治理。此外,中心多次以全体成员联席会的形式,通报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就企业反馈的维权周期长、难度大等意见进行沟通,立足各自职能共商安商惠企的6项保障举措,共同守护知识产权创新火种。 (本报记者 叶蔚蓉 通讯员 思检宣)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