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青蓝”守护“平潭蓝” ————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深耕“生态警务”构建岚岛生态治理新格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9日讯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秉持“原生态+现代化”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力描绘“湖海共生、城林相依、林人相融”的生态岚岛新画卷。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以省公安厅“1488”总体思路和“4163”新型生态警务理念为指导,在健全“生态警长”责任链条、织密生态警务立体防控网、推进生态警长联系制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构建岚岛生态治理新格局贡献公安力量。 绿意盎然 共建生态新画卷 青山绿水,鹭鸟纷飞。站在三十六脚湖岸边,放眼望去,成群结队的鹭鸟悠然自得,时而展翅翱翔,时而游弋碧水,时而浅滩漫步,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近两年,岚岛的留鸟和候鸟数量种类明显增多,尤其是去年11月以后。”实验区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陈若婷介绍说,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平潭从“光长石头不长草”的海岛蜕变为国家森林城市,是实验区做好生态大文章的真实写照。平潭公安持续开展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探索全域型沿海岛屿生态警务品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实验区4个片区分域推进涉台、海洋、旅游、岸线生态警务建设,落实落细岸线、林区防控措施,不断推进“机制+站点”深度融合发展,全力保护好生态环境“真宝贝”。 全面推行“森林警长+河湖警长+社区民警+景区警长=生态警长”工作机制,是平潭公安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重要抓手。勤务改革以来,平潭公安打破以森林公安独自为战的固有办案模式,推行一体化作战机制,发挥多警种融合的大数据侦查优势,同时充分协调林业、应急、烟草、片区、村委等多方力量,与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协作运行机制,建立联络员和对接机制,推行“公安建议函”工作制度,构建完善“总警长靠上抓、生态警长负责抓、社区警长具体抓、多元力量共同抓”的生态治理保护新格局。 目前,全区划分为192个森林网格区域,配置各级生态警长218名、河湖警长21名,打造出警种联动、多部门协同的作战体系,实现全域科学化网格管理。同时,主动对接各片区管理局,推动将林区安全管理与“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助力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多措齐抓 打防并举筑屏障 平潭岛四面环海,海域面积达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占福建省海岸线的15%,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成为继海南之后的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然而,受近岸海洋工程及人类活动影响,平潭原始岸线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沿海生态敲响警钟。 2023年3月,平潭首起污染环境罪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人刘某某在平潭君山镇某村无证经营废塑料回收加工厂,并将加工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沟。 “经查,加工厂收购加工的压缩废墨水桶为危险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危害。涉及生态环境的案件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快侦快处、严打严办。”实验区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二级警长林总要说。案件办理过程中,实验区公安局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高效联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领域“两法衔接”机制作用,实现信息共享、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2023年以来,平潭公安以落实“省厅主导、警种主牵、市地主战、区县主办”一体化作战机制为契机,科学统筹“打”“防”工作,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要求,切实发挥森林公安的专业打击和片区支队的基础防范作用,聚焦关键节点、重点领域,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全面梳理排查辖区涉林涉野违法犯罪,坚决做到核查一起,销账一起。对不构成犯罪的,移交相关行政部门处理,确保件件有结果。 “平潭公安始终把守护生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目前,经过一系列打防工作的有效实施,实验区生态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实验区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陈燕说。在推进生态警务工作中,平潭公安以“昆仑2023”“夏季治安整治”等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实现近5年森林火灾刑事立案数下降75%、破案率提升75%;近2年野生动植物、森林火灾案破案率达100%。 蔚然成风 宣教深入润心田 “有谁知道‘一夜沙埋十八村’的历史事件吗?” “我知道!乾隆十四年,一夜大风埋了18个村子,当时只有一只小猪仔从村里活着出来。”活动现场的学生们一个一个高举手臂踊跃发言。 “同学回答得很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当时的场景模拟。”实验区公安局君山支队社区大队大队长黄彬说道。近日,平潭城关小学组织学生前往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警察园参观研学,民警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感受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这是平潭公安常态化开展生态普法活动的缩影。 今年3月19日,位于实验区君山片区芦北村、占地面积约2390平方米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警察园正式揭牌,其由实验区公安局、资源生态管理局、君山片区管理局、芦北村村“两委”协作共建,是“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宣传教育的创新举措。 实验区公安局围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防范重点,持续深化“千长挂千所、万警进万村”活动,依托网红打卡景区、生态警察林、自然研学基地等场地,通过以案释法、问答互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提高守法意识和保护野生动物自觉。 同时,平潭公安联动相关部门协作构建3个生态宣传场景,让生态普法场景视觉化、表达趣味化,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海坛片区,还建有生态学习党建馆,持续推动“党建+生态”共建活动,着重讲好“一颗树”的故事,形成党建和生态警务建设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做到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本报记者 陈菁 本报特约记者 王尚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