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侯县公安局依托福州市公安局“e体+治理”平台,创新研发“福州e体+自主采”微信小程序,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以牌定房、以房(业)管人、自主申报、自主采集”的管理新模式,将房东变为“采集员”,通过高效、准确的采集清除了大量“僵尸”数据,注入的“新鲜”数据,反哺了治安管理和城市决策,为公安数字化治理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以“智”谋“治” 托起平安新高度 自主申报“加速度” 操作智能信息准 统计数据显示,闽侯县辖区流动人口约18.8万人,约占实有人口总数的27.7%;现有流动人口关联的实有房屋约5.4万户,用工单位约1.2万家。 “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基层治理一道绕不开的难题。” 闽侯县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副局长洪小坡告诉记者,过去,公安机关民警挨家挨户上门登记采集流动人口数据,不但浪费警力,也给住户带来不便;通过人工抄写,信息还容易出现误差,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管理。 为了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闽侯县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开发的“福建治安便民”公众号采集工具的功能基础上,依托福州市局“e 体+治理”平台,全国首创研发“福州 e 体+自主采”小程序,由房东、用工单位自主登记、注销人员居住和从业人员信息,在2023年11月1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记者尝试点击进入“福州e体+”微信小程序,只需要三步即可来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页面,将流动人口身份证拍摄上传,该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等信息就自动识别上传,“一点二拍三提交”,仅需3分钟就完成了自动采集。 “以前采集信息需要我们一次次登门,工作量非常大,群众意见也很大。现在有了自主采小程序,房东通过小程序在家中就可以把租客信息自行登记,我们在后台实时监督即可。”甘蔗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发捷感叹。 从民警入户登记到房东自主采集,从原来3——5天完成采集,到房东通过小程序3-5分钟完成登记,有了“e体+自主采”,闽侯县的30000多家房东和用工单位房东从“被采集对象”“摇身一变”为“采集员”,社区民警、流口协管员由“采集员”变为“监督员”,全县采集工作由原来的300多名民警上门采集变为三万多人自主采集,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同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录入也杜绝了难以避免的人为错误,实现信息准确率100%。 从社区民警到闽侯甘蔗派出所所长,有着几十年社区警务经验的“老公安”张孔钿对“福州 e 体+自主采”的“诞生”赞不绝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从原来民警‘上门被动采’,到现在房东‘在家自主采’,极大地节约了警力方便了群众,是一场对提升社区民警工作效率的‘及时雨’。”社区民警有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神器”,让张孔钿很是感慨。 两程序“珠联璧合” 实现“咬合型”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闽侯辖区群众认识“e体+自主采”小程序,2024年开始,闽侯县各乡镇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福州e体+”自主申报、自主采集培训活动,帮助居民熟悉并掌握平台功能,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小程序固然优秀,但怎样能确保每一位房东都能自觉主动用小程序采集租客信息? “我们通过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广泛宣传引导、以案释法警示,全面铺开‘以三采五’自主申报、自主采集模式。对于经督促仍不配合的房屋管理员,将通过‘掌上快办’APP进行当场处罚、当场执行,实现‘自主采+监督’模式闭环运行。”洪小坡解释说。 “掌上快办”是闽侯公安的另一个“全国首创试点”。以往,行政案件的办理程序受线下传统因素影响,操作烦琐、手续繁杂,同时受限于警力不足、取证困难等现实问题,往往办结时间较长,导致群众对执法的满意率较低。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1年底,闽侯县公安局探索行政案件数字执法变革,通过研发“掌上快办”APP,推出行政案件“掌上快办”新模式,目前已覆盖137类适用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 “使用‘掌上快办’APP,受案过程中民警只需勾选项目即可自动生成所需内容,5分钟内可完成受案登记,所有录入过的信息将自动复用在后续的笔录、文书、办案程序中,避免了重复性工作。” 洪小坡介绍。 “‘自主采’让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简单,‘掌上快办’对不配合的房屋管理员处罚更快捷,两个程序‘珠联璧合’实现了‘咬合型’机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闽侯县公安局政委陈碧耀说道。 数据共享部门合作“大治理” 2024年4月,闽侯县祥谦镇某房东自主采集一承租人信息后,小程序提醒房东该信息人证不一,房东立即通知社区民警。民警随即上门核实,发现此人提供虚假身份申报,其真实身份为冯某,系命案在逃人员,民警将其当场抓获并移交河南警方。 这是“自主采”小程序流口数据“反哺”治安管理,挤压违法犯罪空间的生动缩影。 闽侯县公安局通过“自主采”小程序收集上来的大量最“新鲜”的人口数据,冲刷了以往流动人口数据库中的“僵尸” 数据。 “闽侯县公安局开展流动人口‘清底’‘净源’两个阶段的行动,对人口数据进行‘源头治理’,保证流动人口数据的真实性。”闽侯县公安局局长陈其清说。 据悉,“福州e体+”微信小程序自主采推广以来,辖区流动人口数据从去年11月的34.6万下降至18.8万,期间边采集、边清理,共清理“僵尸”、不实数据约33.3万,全县流动人口信息更新率、鲜活度位居全市第一。这些最鲜活的数据,不仅为精准高效开展实有人口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还为治安管理、城市建设决策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石。 通过采集到的海量数据,闽侯县公安局建模团队运用技术手段建模比对,精准碰撞出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员,并将这些信息及时推送给社区民警进行关注,将潜在的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这些信息也会被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和管理职能部门,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构建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应用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该小程序在闽侯全面应用以来,闽侯县流动人口警情下降了30%左右,效果立竿见影。而作为首创试点,良好的成效也吸引了全国各地公安前来闽侯“取经”。 2023年6月29日,闽侯简案快办中心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现场会”观摩点,共接待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31个省、直辖市公安机关157批次3000余人。“闽侯掌上快办”和“自主采”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福建省公安厅法制总队将在全省推广“闽侯掌上快办”,为全国公安机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信息化为治安管理插上了科技翅膀,也为综合治理提供了精准指向。”陈其清表示,闽侯县公安局将不断完善“e体+自主采”,围绕“人、地、事、物、网”等治安要素,促进22类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从业人员及关联物品的管理。 以“智”谋“治”托起平安闽侯新高度,这是闽侯公安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始终不渝的使命。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黄晓君)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