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走近漳州市公安局程溪派出所副所长陈友山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4日讯 “请大家继续关注这起纠纷案件,并妥善安排后续的回访工作!”尽管刚完成手术十分疲惫,但已经54周岁的漳州市公安局程溪派出所副所长陈友山仍通过手机密切关注案件的最新动态。这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正是这位资深民警能够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关键。 1969年出生的陈友山,自2004年从部队转业后便投身于公安事业,长期奋战在案件侦破第一线。2014年4月,他主动请缨加入基层派出所工作以来,更是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诠释了一名老民警的忠诚与担当。 火速破案 细节决定成败 “在案件侦破的过程中,偶然间发现的蛛丝马迹,往往是揭开案件真相的关键。”陈友山的十年刑警经历,让他积累了深厚的破案经验,这也使他在派出所的工作中依然能够游刃有余。 “我做梦也没想到,你们这么迅速就找到了我!”今年7月12日傍晚6时许,正埋头数钱的犯罪嫌疑人许某被陈友山带领的队伍抓获。 案发当天早上,村民陈先生报警称自己仓库内6台废弃抽水泵、12台废旧增氧器被盗。接到报警后,陈友山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开展调查。 “如此笨重且数量众多的设备,要想运出村子,肯定需要车辆。”凭借多年办案经验,陈友山立刻意识到破案关键。他随即指挥民警查看周边公共视频,并派遣巡防队员前往各个废品回收站调查。通过这些措施,民警迅速锁定了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中年男子,并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将来不及逃跑的嫌疑人许某抓获。 “老陈对于细节是异常偏执,但也正是这种偏执,使他能够顺利侦破案件。”提起陈友山对细节的执着,他的同事印象深刻。他通过细节破获多起案件的故事,也在新老民警中广为流传。 助力团圆 把群众当亲人 “处理群众需求时,必须带着全心全意、认真负责的态度,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亲人的事来处理。”陈友山常跟新民警说这句话。 8月10日,一面题有“敬业正直,热心为民”字样的锦旗被送到陈友山手中。 原来,就在此前几天,派出所收到村民报警,称在程溪镇一个村庄里,一名流浪男子疑似迷路,已经在路边徘徊了很久,请求民警前去查看。 陈友山到达现场和流浪男子交谈后,察觉到男子口音似乎不属于本地。他随即利用“警务通”系统核查了男子身份,结果发现男子系邻近城市走失人员。 确认男子身份后,陈友山迅速通过系统联系到男子的家属,从而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他们已经与男子失联超过15年,尽管曾多次报警寻求帮助,但男子始终音讯全无。 “还好我多问了一嘴,要不他和家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看着15年未曾谋面的亲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紧紧相拥,陈友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看似偶然的团聚,实则源于陈友山对每一位群众细致入微的关照,否则怎能促成这令人欣喜的“意外重逢”呢? 化解干戈 共筑和谐家园 程溪镇东马村、和山村、叶仑村是地质灾害搬迁村,从山巅迁至山脚,村民的生产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陈友山深知,传统警务工作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形势的需求。因此,他牵头搭建一个联片多元调解网格,保证“镇————部门————村居”全面覆盖,将各类矛盾纠纷纳入网格调解,有效防止矛盾激化。 “陈警官,我同意这次调解。”今年6月17日傍晚,在东马村,陈老先生和王老先生在陈友山的见证下达成和解。 两位老先生此前因为建房时过道的大小问题频繁发生争执,也曾多次报警求助。 为化解这一冲突,陈友山多次联系镇村干部,并借助联片调解机制,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成两家人握手言和。 类似这样的调解,在地质灾害搬迁村屡见不鲜。现在,村民越来越倾向于请陈友山来主持公道。 自联片调解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陈友山密切关注搬迁村的各类矛盾纠纷,逐一跟踪并有效化解。在过去3年里,他成功处理了40多起邻里和家庭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如今,叶仑村荣获“无讼村居”称号,东马村被选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山村也获得“省级森林村庄”荣誉。 二十载春秋,时光见证了陈友山对职业的热爱与忠诚。直至今日,他仍旧秉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开拓进取精神继续“策马奔腾”。 (本报记者 蔡欣利 通讯员 王宏毅)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