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11-05 11:17:39

连城:以“法治之力”护航文脉传承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寸山河一寸血。革命文物既是前辈先驱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更是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记忆标志。连城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珍贵革命遗址,如何以法治守护红色资源?近年来,连城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抓手,采取维护古迹、守护非遗等举措,致力守护连城文脉。

维护古迹 留住历史痕迹

连城县新泉镇温坊村地处连城、上杭、长汀交界地带,是“中央红色交通线”重要一环,温坊村的张氏祠堂、张梅江故居和石门楼老屋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连城县仅有的交通站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

连城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抓手,全力保护红色文化遗产,还原革命历史面貌。针对新泉“中央红色交通线”管护不到位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踪督促、监督落实,促成对温坊村的张氏祠堂、张梅江故居和石门楼老屋进行修缮。今年以来,该院共督促制定3个修缮方案,争取投入资金125万元,配备12个灭火器,清除堆放易燃杂物、杂草10处,对缠绕电线进行线路提升改造,对线路增设阻燃套管,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建立巡查台账,组织志愿者及各村文化协管员20多名进行培训。

守护非遗 传承连城文脉

连城是客家祖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密集丰富、存续状态良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保护的有50项。

今年4月,连城县检察院联合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出台《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依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充分发挥双方职能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依法治理、协同治理、综合治理,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

留住记忆 守护红色血脉

连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前东线最后一站“松毛岭战役”主战场。烈士纪念设施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宣传弘扬英烈精神、开展传统革命教育、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功能。

今年4月,连城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宣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周边杂草丛生、革命烈士纪念亭油漆斑驳脱落等问题,显然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针对该问题,连城县检察院立即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属地政府召开磋商会,督促共同履行管理保护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对纪念设施进行修复、加强日常管护,并以此为依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

经磋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整改工作专班,积极组织人员清除烈士纪念碑周边杂草,并对烈士纪念碑、纪念亭油漆脱落处重新涂描,重新打磨修缮破损处,打扫周边环境卫生。此外,建立常态化管护制度,加强对管护情况的巡查巡检。

2023年以来,连城县检察院多次开展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地走访多个乡镇了解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情况,依法向有关部门发出相关检察建议2件、磋商6件,促成对9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予以修缮和维护,清理周边环境6处,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林丽花)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