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你们及时赶来,我的血汗钱就都被骗走了!”日前,福鼎龙安的郑爷爷在民警的帮助下,成功保住了银行卡里的10万余元。看着微信界面中银行卡“解绑成功”的字样,老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心有余悸。 11月1日晚,福鼎刑侦大队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消息,龙安一群众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接到预警后,民警立即通过电话与当事人郑爷爷取得联系,并指令龙安派出所民警前往见面劝阻。 “我最近没有接过陌生电话、陌生信息,为什么会成为高危预警对象?”见到民警上门询问情况,郑爷爷十分纳闷,坚称自己并未遭遇电信诈骗。为了避免其遭受损失,民警在取得郑爷爷同意后,拿过其手机仔细查看,发现当天下午,郑爷爷手机曾收到一条注册某APP的验证码短信。 “您有下载这个APP吗?”看到民警指着的短信,郑爷爷瞬间“蒙”了,表示自己近期并未下载任何软件。闻言,民警继续查看其手机各社交平台与支付软件,又发现其微信有提现记录及修改支付密码的信息,而郑爷爷对此也毫不知情。 “您仔细想想,最近还有谁操作过您的手机呢?”在民警的引导下,郑爷爷这才想起,其孙女小郑曾于当天下午用过他的手机。 “看来遭遇诈骗的另有其人。”意识到这点后,民警立即喊来小郑问话,在小郑的讲述中,此前的谜团也被一一揭开。 原来,前不久,小郑的微信号因故被平台查封。11日下午,其在某短视频平台结识一位网友,对方声称可以帮助解封微信。年少无知的小郑于是拿走爷爷的手机,在对方的引导下进行相关操作,并将银行卡开户人相关信息告知了对方。就在小郑打算将手机验证码发送出去时,郑爷爷恰巧要回了手机。而骗子见时机错过,又要求小郑等爷爷睡着后再与其联系,操作手机。 “不要急,没看到银行的转账信息,还来得及。”民警立即带郑爷爷到银行查看余额,万幸的是,卡内的10万余元还未转出。民警遂当场帮郑爷爷修改了银行卡、微信支付密码,并将银行卡与微信解绑。 临走前,民警提醒郑爷爷,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保管好手机,注意管理电子支付账户,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林星星)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