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京剧脸谱的“奇妙邂逅” ————闽西监狱借助非遗文化感化服刑人员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7日讯 “爷爷,你知道爸爸给我的这个黑色脸谱是谁吗?是张飞!是个很厉害的大将军!”“妈妈,我的齐天大圣好不好看?这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我太喜欢了…………”近日,在闽西监狱会见大厅,孩子们把玩着精致的手绘京剧脸谱,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脸谱上,红蓝白黑,色彩斑斓,每一种颜色都诉说着古老传说中的忠勇智信。精美的细节透露着制作者的用心,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抚摸这些礼物,他们或许还不完全理解这些礼物背后所承载的深意。 脸谱绘制中的自我发现 “在京剧中,脸谱绝非是简单的化妆手段,它是角色的灵魂所在,是情感的外在流露。”2024年以来,闽西监狱“非遗传承”兴趣小组成立,在脸谱绘制的课堂上,非遗文化传承老师介绍了京剧的历史与脸谱的寓意,带领服刑人员踏上一场传统文化探索和自我救赎的征程。 起初,服刑人员绘画的动作显得笨拙而犹豫,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在色彩与线条间逐渐找到了认识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服刑人员颜某被判刑入狱后,一直认为被判罚的财产刑过重,改造上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在学习绘制关公脸谱时,从老师的介绍和关公威严忠勇的面部特征中,颜某领悟到“一诺千金、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人物性格,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体会到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担当,在改造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对忠义的感悟。 人物故事中的心灵疗愈 “三国时期东吴人周处,与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称为‘三害’,周处杀虎斩龙后,意识到自己也被视为祸害,于是拜师学文修武,悔改成为贤臣…………”以脸谱为媒,民警通过挖掘脸谱人物背后一系列故事的精神内涵,有针对性地对服刑人员开展启发教育,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人生的希望和方向。 2024年初,服刑人员叶某因情绪失控与同改发生激烈争吵,进而殴打他人,被送至高危监区接受管理。 加入“非遗传承”兴趣小组后,民警发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脸谱故事能够有效吸引叶某的注意力,安抚他躁动不安的情绪。于是,民警以介绍周处的脸谱形象为契机,讲述周处从“三害之首”到“忠臣孝子”的转变过程。故事中,周处的转变也让具有武侠情结、带有江湖气息的叶某,理解了对与错、善与恶,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他开始思考如何像周处一样勇于正视和改正错误,并努力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逐渐沉醉于脸谱创作。休息时间,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多动烦躁,和同改的关系也在讨论和制作脸谱中得到缓和。 角色形象中的亲情寄托 闽西监狱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不仅为服刑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更是架起了亲情沟通的桥梁。 “宝贝,这是爸爸亲手画的超级英雄,爸爸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就让他保护你!”服刑人员张某依托非遗文化课程活动,将亲手制作的代表着忠肝义胆、公正无私形象的包公脸谱送给即将过5岁生日的儿子,希望儿子日后养成忠诚正义的美好品质。 为了让服刑人员家属感受到亲人的进步与转变,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期待和关怀,彰显监狱“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民警组织服刑人员在拨打亲情电话时与家人分享不同脸谱角色的性格特质,并鼓励他们用绘制的作品展现个人内心世界、表达对孩子的美好期许。 (杨智文 蒋泽鑫)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