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2-28 10:51:09

惠安法院司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惠企纾困“筑暖巢” 安商护航“引凤栖”

————惠安法院司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8日讯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新春伊始,惠安县上下已是一片大干快上、奋勇拼搏的火热景象。在2025年惠安县新春招商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中,该县现场签约15个项目,为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奏响激昂序曲。

项目破土而出的拔节声里,深藏着法治沃土的无声滋养。2024年以来,惠安县人民法院立足辖区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精准提供全周期法律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做优破产审判 助企破茧重生

走进泉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运转不息、工人争分夺秒,一派新气象。“真没想到还能绝处逢生!”这家曾深陷债务危机的企业负责人苏某望着忙碌的车间感慨。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几个月前。2024年9月,惠安法院立案受理泉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承办法官与管理人实地走访,发现企业目前虽负债累累,但仍在生产经营中,且还招聘多名工人。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债务困境矛盾,承办法官、管理人在了解其具有还款的意愿后,主动介入,积极促成企业与多名债权人达成还款合意,由企业融资并清偿全部债务351万余元,缴纳所欠税款、社保费用、滞纳金、罚款,并终结破产程序。

该案自立案到达成和解协议终结破产程序仅用时85天,跑出了挽救破产企业的“新速度”,是惠安法院做优破产审判助力危困企业“破茧重生”的一次成功实践。

面对市场主体新陈代谢的司法考题,惠安法院打出组合拳,对能救活的企业全力救治,让该退出的有序退出。

该院着力挖掘企业再生价值,不断丰富破产重整、和解制度实践,促成破产企业与债权人达成破产和解,让久拖未结的债权得以清偿,也让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涅重生;落实繁简分流,严格把控案件流程节点,提高破产审判效率,无产可破案件审结时长压缩至54.23天,有产可破审结时长压缩至134.75天,高效促进市场有序出清,最快、最优、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

为进一步提高破产审判质量,该院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向惠安县政府、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争取企业破产专项援助基金,联合税务部门破解“僵尸企业”涉税难题。2024年,该院受理的37件破产案件实现精准出清,既让30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场,又为泉州某鞋业有限公司等潜力企业开辟重生通道。

做实灵活执行 助企盘活资产

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人民法院要在提高企业实实在在司法获得感上下功夫,以灵活规范的执行行为,增强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氛围。惠安法院深谙此道,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灵活运用各项执行措施,助力企业脱困越冬。

该院对暂时经营困难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广泛适用“活封活扣”“带租拍卖”“放水养鱼”等灵活执行举措,最大限度依法助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灵活运用拍卖、以物抵债、自行处置等方式,努力提高财产变现率,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帮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

在申请执行人浙江某资产管理公司与被执行人福建某轻工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惠安法院依法成功公开拍卖被执行人福建某轻工公司名下位于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11143㎡。

彼时,福建利澳纸业有限公司正为在哪里投资扩大再生产犹豫不决。为此,台商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专班对接利澳纸业。在该院网络公开司法拍卖上述地块中,利澳纸业积极参与竞拍,最终以最高价1191万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达141.09%。福建某轻工公司的“僵资产”也成功变为“活资产”。此后,利澳纸业扩建项目代表台商投资区现场签约,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

2024年10月29日,利澳纸业在上述地块举行扩建项目开工仪式。随着项目建设火热推进,这片“沉睡资产”正焕发新生。

这样的事例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该院网络拍卖财产成交121宗、金额4.18亿元,盘活土地厂房8宗,面积超18.12万平方米,为惠安县、台商投资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page]

做细司法服务 助企焕发活力

“我们泡一壶茶,心平气和地从头看下这个事情。”袅袅青烟、缕缕茶香,这里是一起发生在两家惠安本地石雕公司之间的租赁合同纠纷调解现场。

原告主张其将部分闲置厂房出租给被告作经营使用,但被告并未依约支付租金及水电费用,故其要求法院解除双方签订的《厂房租赁合同》,并判令被告立即支付尚欠的租金、水电费、违约金、律师费,同时将厂房腾空后交付原告。

受理案件后,惠安法院邀请作为石雕业行家里手的政协委员一起参与调解。政协委员立足双方利益,向双方阐明解决纠纷的“双赢”方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非常感谢法院和政协委员给我们调解了这起案件,一次性解决了我的心病。我不仅不用来回跑,还没花一分钱,效率没得说!”当事人李某点赞道。

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效益。为尽可能减少企业因涉诉浪费的时间精力,减轻企业诉累,惠安法院不断深化司法惠企安商举措,推动涉企案件高效化解,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建筑、校服、石雕是惠安县三大经济支柱产业,牵动县域发展命脉。惠安法院依托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暨住建领域诉非联动法官工作室、校服行业诉非联动法官工作室,铺设“人大、政协+法院+行业”联动解纷网络,协同推进涉企纠纷源头解决、多元化解,护航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聚焦降低企业解纷成本,全面推行诉前鉴定、简案速裁机制,归口高效审结买卖合同、金融案件;持续发挥“金牌调解员”工作室作用,协同调解涉企纠纷;聚焦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侨台港澳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平台,妥善化解涉外、涉港澳台、涉侨纠纷…………一系列举措,逐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获得感”。

从重焕生机的老牌企业,到热火朝天的新建项目,惠安法院以司法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用法治温度滋养营商环境,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写下了司法护航的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 叶永坚 通讯员 曾芬芳 曾浠莹)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