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心”到“心坎”的奔赴 ——漳州市长泰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的温情实践 “有纠纷怎么办?”在漳州市长泰区的街头巷尾,一本本蓝白封面的“矛盾纠纷指南”正被递到群众手中。这本浸透民生温度的手册,不仅将复杂的调解流程转化为百姓看得懂的“矛盾纠纷化解导则图”,让群众能对着导则图找到解纷门道,即“找村、镇、区综治中心或拨打96111矛调热线”,使“有纠纷找综治中心”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何从“中心”走到群众“心坎”?长泰区综治中心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出答案。 专业调解团队穿梭于企业车间调解劳资纠纷,邀请行业专家“坐诊开方”;调解员们依托工作日志研判预警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让乡亲们在稻花飘香的田埂上握手言和……每一场成功的调解,都是一次从“中心”到“心坎”的奔赴。 专业调解中的“法理齿轮” 在长泰区综治中心的现代化调解大厅内,劳动人事争议、医疗纠纷、婚姻家事等18个专业化调解委员会的标识错落有致。 长泰区综治中心通过创新构建“常驻+轮驻+随驻”专家配置模式,为各类纠纷搭建了精准对接的“齿轮组”,让带着不同诉求的群众一进门,就能顺着专业力量的纹路找到解决之道。 2024年12月24日,长泰区居民李某(化名)因跌伤就诊于某医院。该院医生诊断李某右膝3厘米裂伤渗血,不过骨盆CT未显示明显骨折,便进行简单治疗。 然而疼痛持续困扰着李某,辗转至另一家医院检查时,竟被诊断出四处骨折。李某认为首诊医院存在漏诊,导致治疗延误,坚持要求经济补偿,医患双方的纠纷由此产生。 2025年3月,双方共同来到长泰区综治中心申请调解。中心随即启动专业调解机制,将案件指派给常驻中心的区医患纠纷调委会。 行业专家联合调解员,既专业分析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又耐心倾听患者的委屈与诉求,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找平衡点。经过反复协调,医院最终认可李某的合理诉求,同意一次性赔偿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8000元。当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医院当场履行付款义务时,这起持续数月的纠纷终于圆满化解。 为让“齿轮组”运转更顺畅,长泰区综治中心定期开展DeepSeek调解助手培训会、重点领域纠纷模拟实操课。如今,劳动人事、婚姻家事等领域的行业调解员既能熟练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辅助研判,又能以专业素养拆解复杂矛盾,行业纠纷处理效率更加高效。 田野阡陌间的 “茶香解法” 坂里乡连心廊的石阶飘散着新沏的茶香,几位村民围着调解员席地而坐,倾诉着自家的苦恼;林墩办事处的大树下,几户人家围坐在茶桌旁,正为宅基地的分界问题各抒己见。蒸腾的热气里,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渐渐平静,最终握手言和…… 这样的烟火场景在长泰乡间日渐成为独特的风景,常有游客驻足观看这充满乡土味的纠纷化解现场。 “田间矛盾等不得,得趁着茶香把话说开。我们闽南人就喜欢喝茶,在家门口吃茶话事把问题解决,对大伙来说都再好不过了。”长泰区综治中心负责人指着大树下的石桌介绍。 当地推行的“小事拉家常,难事大家谈”的调解模式,将调解现场搬到阡陌之间。往往茶水刚泡开,争执已化解大半。2024年,通过这种模式化解的“小事”达5567件。 “多亏你们及时出手,现在土地都恢复耕种了!”2025年2月25日,长泰区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回访林某时,电话那头传来连声道谢。 时间回溯至2025年2月21日,岩溪镇上蔡村村民林某焦急地拨打“96111矛调热线”——他与蔡某签订田地租赁合同后,前任承包人陈某因经济问题迟迟未清理作物,导致春耕受阻。 长泰区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调解机制,当日上午便指派属地综治中心调解员与镇村干部赶赴现场。经核查,林某与蔡某于2024年12月达成租赁协议,但陈某因农产品滞销未履行清理义务,三方矛盾由此而生。 在附近田间的调解现场,调解员请三方围坐品茶:“咱们先听听陈某的难处。”在茶烟袅袅中,陈某吞吞吐吐道出原委:原来他因经济不景气导致农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听完陈某的陈述后,原本怒气冲冲的林某和蔡某也表达了理解。 调解员顺势提出分期清理方案:陈某先清理部分作物保障春耕,剩余部分待销路打开后逐步处理。这个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获得一致认可,陈某连夜组织人手抢收,及时移交土地给林某。 如今这片土地重现生机,嫩绿的春耕作物破土而出,原本可能升级的纠纷消散于茶香之中。 涉企纠纷里的“护企活水” 在长泰区综治中心的“安商护企”调解室里,调解员正带着厚厚一沓材料奔走。这里既有企业代表焦灼的脚步声,也有劳动者攥着合同来回踱步的身影,墙上“三同齐护企、事业更有底”的工作方案格外醒目。玻璃柜里陈列的数十份调解书无声诉说着营商环境的故事。 2023年春天的购房合同,成为居民陈某两年来的心结。他在漳州某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订购长泰区某小镇的套房,并一次性支付186万余元购房款及公维金。 然而陈某等来的不是新房钥匙,而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交房的坏消息。2024年10月,当开发商负责人与陈某带着合同走进调解室时,两人眉间都透露着藏不住的焦虑。 鉴于矛盾的涉企性质,长泰区综治中心委派“安商护企”工作室受理此案,住建局调委会共同参与。针对双方争执不下的现况,调解员们决定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模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企业不是恶意拖欠,是因短期资金压力导致工程延期,但确实拖延了交房的进度。”一名调解员翻着工程进度表,与企业代表进行分析。对面,另一名调解员尝试与陈某将心比心:“您最关心资金安全,我们可以协商退款方案。” 在两名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双方从剑拔弩张到逐渐松动——企业坦言工程进度,购房者接受全额退款协议。调解不仅让购房者避免了诉讼周期煎熬,更保障了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为企业重整经营争取缓冲期。 这类调解正在成为常态。2024年以来,长泰区综治中心累计化解涉企纠纷404件,调解员们深谙,每次握手言和都是在为民营经济注入活水。 当陈某收到退款到账短信时,开发商负责人也在筹划如何用腾出的资金重启项目——这场没有法庭硝烟的调解,悄然盘活了两方的困局。 如今的长泰城乡,综治中心的蓝白手册成了百姓口袋里的“安心符”,96111热线声里藏着信任的温度,田间地头的调解石桌成了流动的“连心桥”。这里的调解员们深知,每一次叩开群众家门,都是一次“中心”与“心坎”的同频共振,也是勾勒“平安长泰”生动画卷的动人一笔。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