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4-29 15:27:22

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推动整治房地产中介行业乱象

作者:记者 陈浩 通讯员 梁茂泉 朱佳丽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推动整治房地产中介行业乱象——

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一套价格虚高的房屋交易合同、一条伪造的首付流水记录、一份精心设计的“阴阳合同”……2024年下半年以来,南平市延平区检察院以一起二手房交易案件为突破口,揭开房地产中介行业背后的乱象。经过数月调查及持续跟踪监督,该院推动行业监管部门重拳整治,截至目前已促成辖区23家房产中介机构完成备案,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为百姓安居筑起法治屏障。

“热心陷阱” 牵出行业乱象

“他这个行为就是诈骗,骗我这种老实人!”2024年6月,市民黄某某气冲冲地到延平区检察院,向负责接待的检察工作人员讲述他的遭遇。

原来,2023年6月,黄某某在看一处二手房时,被南平某中介公司工作人员游某某“套路”:游某某在明知黄某某无钱支付首付款、无固定收入的情形下,为促成交易,“热心”帮黄某某垫付部分首付款,协助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并向银行提供虚高的房屋交易价格合同,协助伪造首付款交易流水,以骗取银行高额贷款,用于偿还其借给黄某某的首付借款和交易费用。而黄某某在背负高额税费和还贷压力后,才愤而向检察机关控告。

了解情况后,检察官向黄某某释法说理,并及时与公安机关沟通联系,要求进行初查。

回顾案件,不仅垫付部分首付款,还协助伪造交易流水、签订“阴阳合同”,虚报房价骗取银行贷款……中介人员的一连串操作让检察官敏锐察觉到:这绝非个案!为此,检察官不止于就案办案,决定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步步揭开真相。

深挖线索 直击行业“病灶”

综合涉房地产经纪领域相关投诉及办理的刑事、信访案件,延平区检察院检察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辖区房地产中介行业普遍存在违规赚取差价、协助偷逃税款、代收资金未专户管理等问题。

同时,检察官在走访辖区部分中介时发现,二手房的中介个体居多,其中大部分规模小、实力弱、门店逼仄、办公设备简陋,而且营业信息公示不全、证照不齐。

此外,检察官还梳理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上34件涉及房地产中介的投诉案件,分析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现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门槛较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中介行业违法行为隐蔽,执法机构调查取证难;目前全区尚未成立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组织,无健全的行规行约等。

“我们调取全区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企业登记信息中发现,全区115家房地产经纪机构中,仅8家完成正规备案,大量中介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长此以往,中介行业的不规范现象必然层出不穷,损害的正是老百姓的‘安居梦’。”检察官表示。

制发建议 强化安居保障

“问题根源在于监管缺位和行业失序。”2024年8月,延平区检察院针对全区房地产中介行业问题乱象召开听证会,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房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参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区政协委员、法律专业人士参会,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携手推动行业治理。

该院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提高中介服务水平、提升从业人员操守、保障二手房交易安全出发,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我们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及时跟踪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有效助推社会治理。”办案检察官介绍。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相关措施改进工作,严格落实中介备案制度,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让23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完成备案;对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备案的企业,将暂停办理存量房网签备案业务,并对未备案的企业进行约谈。同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全区7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予以整改。

“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是对二手房乱象问题整治的有力举措,是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更是维护市场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房地产中介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整改,规范中介市场的经营活动,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省人大代表吴昌富如是说。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