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综治双擎联动 ——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答好基层治理“综合卷” 一张泛黄的欠条,牵绊了潘某十余年的追讨之路。当他在沙县区综治中心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时,驻点法官仅用12天就解开了这个“法结”与“心结”。 这样高效的解纷场景,正是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法院创新“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机制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沙县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将立案、调解、速裁全流程嵌入区综治中心,出台《融入综治中心多元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化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法院自2024年4月入驻综治中心以来,依托该平台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80余件,其中涉民生案件占比超70%,群众满意度达98.5%。 司法赋能 跑出定分止争“加速度” “本以为要打半年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农民工老李攥着司法确认裁定书,声音有些颤抖。 2023年9月至12月,老李和45名工友被某建筑公司拖欠工资约145万元。今年2月,受理案件后的驻综治中心法官当即联合人社部门、工会调解员展开“背对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令老李和工友惊喜的是,驻点法官当场审查了协议合法性,并于当日完成司法确认程序。7天后,工资款全部到账。 自入驻综治中心以来,沙县法院打破传统“先调解、后审查”模式,在综治中心设立司法确认快速通道,建立“调解员现场调解、法官在线指导、文书即时生成”工作模式,对权利义务明确的调解协议实行“当场受理、同步审查、即时确认”,赋予调解成果强制执行力。2024年4月以来,共完成司法确认案件158件,自动履行率超92%,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律师费等支出逾60万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闭环下沉 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 “现在开庭!”4月1日,沙县区综治中心速裁法庭内,随着法槌敲响,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权纠纷通过“综治中心+速裁”联动机制得以高效化解。 此前,楼上住户刘某因装修导致防水层破损,楼下张某房屋受损长达两年未获赔偿。当纠纷流转至综治中心后,驻点法官联合特邀调解员采取“现场勘验+情绪疏导”的方式,最终促使双方在速裁法庭当庭达成赔偿协议。 这种“全链条”解纷模式,源于沙县法院构建的“分级过滤、闭环处置”机制。综治中心以此为基础,设立矛盾纠纷分流枢纽,对物业、家事、相邻关系等民生纠纷实施“精准分诊,专项化解”。 同时,沙县法院还通过向乡镇综治中心派驻42名干警,开展89次“巡回问诊”,实现乡镇矛盾就地化解率提升37%。其中,夏茂镇小吃业主俞某的合伙债务纠纷,在驻点法官指导下,3天内被化解。谈及这种下沉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模式,俞某竖起大拇指:“现在镇里就能解决问题,不用跑30公里去城区。” 多元共治 攻克疑难矛盾“硬骨头” 针对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较强的“硬骨头”案件,法院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行政部门、行业协会、专业调解组织等力量,形成“法律+专业+心理”的立体化解模式:通过“专家会诊”厘清责任边界、“靶向调解”平衡利益诉求、“心理干预”消解对抗情绪,实现“事心双解”。 吴某因2016年的医疗纠纷致4级伤残,虽经两次调解,矛盾仍然未消。2024年,吴某再次提起诉讼,并多次扬言要采取极端行为,案件一度濒临“民转刑”风险。 面对这一复杂纠纷,沙县法院依托综治中心,联合医疗委员会、司法局、卫健局、心理咨询团队等各职能主体,多次与吴某沟通协调,从医疗专业知识、赔偿条款、医院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疏导患者情绪等方面循序渐进,最终促成双方在二审阶段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将重大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4年以来,沙县法院通过该机制已成功化解23起疑难复杂矛盾,阻止5起极端事件苗头。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程序空转”到“实质解纷”,沙县法院以司法综治双擎联动之势,在基层治理的“综合卷”上书写出崭新答案。随着解纷机制的迭代升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图景,正在调解笔录的字里行间、司法确认的鲜红印章里,渐次化为现实。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