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龙岩市创新构建“2+9+N”普法格局 “以前总觉得法律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字,但上了‘校园欺凌模拟法庭’和‘反诈剧本杀’课后,我才发现法律就像‘安全盾牌’,能为自己保驾护航。”近日,龙岩市初级中学学生告诉笔者。这折射出龙岩市创新构建中小学普法体系的显著成效——通过“2+9+N”课程体系与精准帮扶机制,让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分级教学因龄施教精准普法 在龙岩市委政法委牵头下,当地政法部门通过涉校涉生案事件大数据分析、倒查、复盘,精准定位当前校园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取普法重点,填补普法空白。 2024年12月10日至2025年1月7日,龙岩市公安局“未成年人异常行为预警模型”监测到小林(化名)凌晨频繁出现在烧烤街,连续11次。经核查,小林为在校学生,半学期仅上学一两天,晚自习免修,预警时段在烧烤店务工且无违法犯罪记录。情况已通报学校和监护人,要求加强管理教育。 近年来,龙岩市公安局建立“春苗”事中预警机制,每日梳理警情并落地复核,动态监测未成年人行为,区分普法对象。同时,龙岩市检察院实地走访近三年案件,分析犯罪演化过程倒推普法需求。将中小学普法教育视为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工程。小学注重规则意识,嵌入法律小知识;初中聚焦校园欺凌、暴力、性侵等,增强法治自觉性;高中侧重宪法与社会责任教育,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此外,龙岩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教育局、公安局配合,摸排校园安全薄弱学校,实行双挂钩指导工作机制,点对点调研开方。截至4月底,两批次双挂钩25所学校,提出67条建议。 精品课程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大家跟我记住这四句口诀:“教室走廊不赛跑,上下楼梯右边靠,集体活动听指挥,安全区域要记牢”。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靠右行走,楼梯就像一条有序的河流,再也不会拥挤混乱……这是由市委政法委制作的普法课件,是"2+9+N"课程体系中的专题法治课。 龙岩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市直政法单位、教育部门及相关单位,组建中小学普法教育备课工作专班。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宣传与安全教育等主题,聚焦预防性侵、校园安全、反校园欺凌、禁毒、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法律宣传等重点领域,精心编撰课程讲稿,针对性满足普法需求。 同时,龙岩市委政法委组织备课组成员、专家学者与教师代表组成联合评审组,对课程讲稿实施“三审三校”的严格评审机制,统一规范全市普法教材内容。由此打造出具有龙岩特色的“2+9+N”精品课程体系:即每学年设置2堂综合法治课、9堂专题法治课,以及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的N堂自选课。此外,还开展了未成年人优秀法治课程征集活动,精选出60个优质法治课程,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法治教育资源库,为全市中小学普法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帮扶让法治信仰生根发芽 近年来,龙岩市委政法委构建“预防+帮扶+治理”三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施策相结合,全面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为确保施策精准度,建立多维度信息采集系统:组织师生问卷调查、家长社区访谈,结合一线教师、生管教师、心理教师、班主任、年段长、德育专干工作日志,全面了解师生的所需所求,及时掌握未成年人行为特征及法治需求。 在普法教育方面,将每年开学季设为“法治集中宣传月”,组织由法治副校长、助理、辅导员及411名专业宣讲员构成的普法团队,实现全市学校法治教育全覆盖。配套出台《全市学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工作十条措施》《龙岩市专门学校专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摸排重点未成年人1626人,其中一般不良行为816人,落实“一生一策”帮扶措施,反馈普法需求。 对重点未成年人落实“四对一”精准帮扶措施,即1名特殊群体学生由1名教师、1名政法干警、1名基层干部、1名爱心妈妈贴近帮扶帮教,截至4月底,累计帮扶3890人次。 “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培养对规则的敬畏、对正义的信仰。”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2+9+N”中小学普法教育活动以来,全市立破涉未成年人案件数、抓获数分别比降34.72%、24.42%;两级法院审查起诉校园欺凌犯罪案件数、人数分别比降83.3%、88.8%。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