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26 15:49:22

法庭综治联调恋爱借贷纠纷——孩子受教了 父母反思了

作者: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黄定雄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我认识到自己的放纵行为带来的恶劣后果了,今后我会加强自律,培养责任意识,不再给父母添麻烦。”在莆田市华亭镇综治中心的“华亭人 一家人”茶话室里,当事人小李后悔地说道。

近日,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华亭法庭与华亭镇综治中心联合调解一起恋爱期间发生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这场调解给年轻人和家长都补上了一堂家教课。

同为“05后”的小张(女)、小李(男)曾是恋人关系。恋爱期间,小李因生活开支,以及为向他人炫耀,多次向小张索要钱款,并承诺日后归还。之后,俩人因故分手,小张多次向小李催讨借款无果,曾经的亲密伴侣逐渐演变为互不相让的矛盾方。今年4月7日,小张将小李诉至华亭法庭。

经办法官初步阅卷后发现,此案不仅需要解决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更需要纠正两个年轻人不正确的价值观,遂第一时间与综治中心启动联动调解机制。通过综治中心值班村书记,法官联系到小李的父亲,将调解地点安排在综治中心的“华亭人 一家人”茶话室,并邀请综治中心调解员、村书记等共同参加。

“小李在情人节、520等节日想向他人炫耀,让我转发1314元、520元红包,承诺只是截图不会点收款,但他都收了,这个算赠与吗?我都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一共12214元。他还在恋爱期间拿走我的一枚戒指。”小张激动地说。

“我有向她借款,但没有那么多,其他是她自愿转账的,不能算是借款。”小李辩解道,但对转账款项的金额、用途又无法作出明确说明。一旁已经帮孩子解决多次经济纠纷的小李父母也是满脸忧愁。

“从法律层面讲,如果存在虚假承诺获取钱财的情况,可能涉及民事欺诈,甚至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严重的话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经了解,法官发现小李父母平时对其过于宠溺,未能有效纠正其在生活中的劣习。法官遂先对小李行为可能导致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后果进行释明,教育引导小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恋爱观。在法官和父母的劝诫下,小李认识到问题,开始参与核对相关往来账目,并对欠款金额予以确认。

另一边,调解员以“情感疏导”为突破口,引导小张放下情感纠葛,理性处理债务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我不应该助长他不正确的攀比心理,应该督促他积极向上。我同意对还款金额作出部分让步,希望尽快了结此事。”经劝解,小张情绪有所缓和,愿意作出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小李一次性履行还款义务。

“我们一直觉得孩子还小,物质上尽量满足他就行,却忽略了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决定以后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他的心理状态。”小李父母也从此次调解中意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将重新调整教育方式,把这次调解当作一个转折点,帮助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