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6-17 15:15:25

老奶奶的心结这样解……

作者: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徐光智 郑伊婧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在法院,胜诉方送来锦旗表达谢意是常事。然而,福州晋安法院近日收到的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却格外特别——它们来自一位“败诉”的八旬原告白奶奶,跨越千里,却饱含深情,诉说着一个关于法理与情理如何共舞,司法如何守护家庭根基的动人故事。

陈爷爷和白奶奶育有两子一女,两位老人此前长期与孙子小陈共同居住在晋安区岳峰镇的一处安置房屋内。2021年爷爷离世后,奶奶返回西北老家生活,小陈仍居住在这间房屋。随着年事渐高,一个深切的忧虑萦绕奶奶心头:百年之后,这房子的归属会不会说不清、道不明,引发家庭纷争?奶奶认为房子是其与三位子女之间的事情,孙子不应占用案涉房屋。为了求一份“安心”,她将孙子诉至法院,核心诉求很明确:请求法院判决孙子搬离她名下的房屋。

从表面看,这是一起典型的物权保护纠纷。房屋产权归属清晰,奶奶的诉求似乎于法有据。然而,承办法官并未被简单的法律关系所局限。

在深入接触中,法官敏锐地触摸到案件冰冷外壳下涌动的家庭暗流——这不仅是妨害的排除,更牵扯着血脉亲情、代际隔阂,乃至未来可能激化的继承矛盾。若简单判决支持奶奶诉求,虽于法有据,却可能使祖孙亲情彻底撕裂,埋下长久怨恨的种子。

面对这道关乎法与情的难题,法官选择了最难也最负责任的道路:不止于“定分止争”,更追求“事了人和”。法官多次耐心倾听奶奶的忧虑——对产权不明的恐惧,对家庭和睦的深切渴望;同时,也细致了解孙子的处境和对房屋的情感联结。每一次交流,法官都努力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找平衡点,用法律释明权利,用情理温暖人心,在祖孙间搭建理解的桥梁。

开庭后,法官主动协调,亲自陪同奶奶的代理人和孙子前往案涉房屋。在法官的见证下,孙子主动、平和地取走了个人物品,奶奶一方实际接收并掌控了房屋。至此,奶奶的核心诉求实质上已经圆满解决,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奶奶要求孙子搬离的诉讼请求。

不久后,千里之外的奶奶向案件承办法官寄来了一面沉甸甸的锦旗和一封动情的感谢信,“耐心解纷争 品德映天下”,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超越了胜败,是对法官将心比心、履职尽责、守护和谐的最高褒奖。

这面特殊的“锦旗”,是晋安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追求“定分止争”“案结事了人和”的生动缩影。晋安法院将继续秉持这份“如我在诉”的情怀,让每一次法槌的落下,都不仅是权力的宣告,更是温暖的传递、和谐的守护,让法治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滋养民心,守护万家灯火。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