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永春县智能电子科创产业园内,10家大湾区企业组成的供应链集群正以“永春速度”完成设备调试,从注册到投产仅用时15天;城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内,通过“绿票”交易机制,企业凭生态积分获得低息贷款1.2亿元…… 这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是永春县委政法委以“法治护航+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成果。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永春县已连续两年荣获泉州市营商环境标杆县称号。在法治保障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成功追赃挽损7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法治根基。 党建引领 架起政企沟通“连心桥” 最近,在永春的一家陶瓷企业会议室里,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法律讲座。法律专家围绕国际贸易法规,结合企业即将签订的外贸订单,深入浅出地讲解要点,让复杂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这场讲座是驻企联络员在了解到企业在订单签订方面存在困惑后,迅速联系组织的,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永春县深化“党建+营商”融合机制,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建立“政法机关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针对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政策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不仅如此,永春县委政法委还精心打造“党建引领·护航企业”主题活动品牌。每月定期举办政企座谈会,邀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代表与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现场梳理发展堵点;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织法律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出具风险防控建议;策划政策宣讲会,将惠企政策转化为“明白纸”,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 严打犯罪 筑牢企业安全“防火墙” 在永春县,一场场守护企业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前不久,永春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一个自称公司“老板”打来电话,语气急促,以有紧急合作款项需支付为由,催促财务人员立即向指定账户转账23.9万元。财务人员因未仔细核实,匆忙完成转账,事后才惊觉被骗。永春警方接警后迅速响应,办案民警争分夺秒,连续奋战72小时,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被骗资金全部追回。 这起案件的高效侦破,正是永春县委政法委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开展涉企犯罪专项打击行动的缩影。 为营造安全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等严重威胁企业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永春县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以来,已累计抓获涉诈嫌疑人70多人,成功破获电诈案件10多起,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永春县积极探索创新,突出数智赋能,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的有效方法。创新运用“线索研判—跨省协作—全链打击”技战法,成功侦破一特大假冒某卫浴注册商标案,抓获跨省制假售假犯罪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4名,查获涉嫌售假淘宝店铺15家,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 化解纠纷 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 涉企纠纷能否妥善化解,直接关系企业发展的“稳”与“进”。永春县委政法委推出的“135庭所共建”联合调解机制,就像一把精准的“金钥匙”,打开了矛盾化解的新路径,为企业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135庭所共建”机制,简单易懂又行之有效。“1”是锚定一个目标,力争矛盾就地化解;“3”是“三步走”工作法,先全面排查纠纷隐患,再科学分析研判,最后多方合力化解;“5”则是五项保障机制,从队伍配备、责任落实到信息共享、法治宣传,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 这一机制在实战中成效显著。2024年,当地一家企业与农户因生态补偿问题僵持不下。永春县委政法委干部在走访中发现苗头后,县综治中心迅速组建“近邻法官+农业专家”调解专班。经过多轮面对面沟通,调解团队想出“保底价+浮动分红”的新方案:既给农户吃下收入保底的“定心丸”,又激励企业提升效益,实现双赢。 2024年,永春县成功调解500多起涉企纠纷。一个个矛盾的化解,就像搬走了企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让企业能够卸下包袱,心无旁骛谋发展。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在永春,企业只需要专心发展,其他的问题都有‘法治合伙人’帮忙解决!”这句质朴的话语,是对永春县委政法委工作的高度认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