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公安奏响平安宣传协奏曲—— 反诈禁毒双管齐下 “别看这‘邮票’就像普通贴纸一样小,可一旦贴上皮肤,就会让人产生幻觉。”6月16日,清流县实验中学的40余名师生代表在清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刑侦大队民警的带领下,走进“清流县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当师生们驻足于仿真毒品模型前,禁毒民警出声解释。 与此同时,一旁的反诈民警通过现场宣讲的形式,从反诈动漫入手,结合青少年社交特点,向师生们剖析青少年群体易高发的“追星类诈骗”“买卖游戏装备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三类典型案例及诈骗手法,把“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编成顺口溜,引来阵阵掌声。 活动尾声,师生们在“人人都是反诈禁毒志愿者”签名墙上郑重签名,将防范意识内化为责任担当。 这场“双防”教育的背后,是三明公安“打防结合、以宣促治”的深层逻辑。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与毒品犯罪犹如两颗毒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深入推进毒品问题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今年以来,三明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反诈禁毒携手 共建平安三明”联合宣传月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多亏你们拦着,不然我这11万元就要打水漂了!”6月11日12时30分许,兴业银行内,恍然大悟的曾女士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一个小时前,永安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接到兴业银行永安南区支行报警称:曾女士到银行大额取现并要转账,称要用于装修。当值柜员深入询问后,曾女士又称经朋友介绍用于投资,极有可能被诈骗,需要民警到场核实。 燕南派出所民警接警赶到银行后,经询问得知,曾女士于5月通过微信群了解到可以花费12万元担任永安市某产品一级代理,动心的她便准备将存在兴业银行的11万元取出交给对方。 经过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长达一小时的劝说,曾女士才恍然大悟。为确保曾女士不再受到诈骗分子的影响,民警还联系了她的家人,叮嘱他们注意留意曾女士的动向,有情况及时联系警方。 “6月16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我们以此为契机,通过警种协作、社会联动的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三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黄纯兴告诉记者。 在线下,三明公安联合保险、金融、教育行业,携手团委、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共同发力,开展反诈培训,培育“反诈能手”,组建三明特色行业反诈宣传队伍,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在线上,纵向建立1.9万余个“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群,横向联合银行、通信、贵金属等15个行业组建“行业专宣群”群,形成“一地发案、多地触动”联防格局,持续掀起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热潮。截至6月16日,三明电诈警情同比下降39.41%,财损同比下降46.39%。 反诈同心,禁毒同行。6月16日,尤溪县公安局中仙派出所外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禁毒反诈宣传教育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中仙诗社成员们悬笔停于纸上,挥毫泼墨写下“罂粟花开艳丽红,哪知毒素暗藏中。瘾君若不将它戒,家破人亡祸无穷。”“电诈网骗不难防,不贪不信不转账。个人信息要保密,陌生来电要警惕”等,将毒品的危害和反诈要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引发群众共鸣。 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展示仿真毒品、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禁毒反诈知识。 “毒品是侵蚀健康的毒药,诈骗是收割财产的利刃,但比它们更锋利的,是我们全民防范的‘安全盾’。”三明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宣传月会迎来结束,但守护,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