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陌间的“平安点灯人” ——漳州市公安局南门海防派出所深耕社区警务工作 6月的一天清晨,漳州市公安局南门海防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文英带队穿梭在街巷间,细致地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早餐车的小贩一边做生意,一边和民警打着招呼。几位晨练老人围过来,唠起小区里新安装的智能设备,言语间满是放心……这样温暖的互动,早已成为这片区域日常的风景线。 这份融洽并非偶然。自今年锚定“派出所主防”定位以来,南门海防派出所全面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并以“全省社区警务岗位标兵”张文英负责的第一网格为“试验田”,凝聚商户、居民代表等多元力量共同组建社区警务团队。如今,警民携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正让辖区焕发勃勃生机。 主动服务 点亮万家灯火 “来,往这里看一点点,别紧张,真棒!”今年5月,在辖区某小学校园,张文英一边轻声安抚学生,一边协助办证中心民警为学生整理衣领、调整拍摄角度。随着快门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被定格成规范的证件照。 这温馨场景背后离不开民警主动担当的为民初心。一次走访中,警务团队发现辖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陷入“办证难”困境。为此,张文英迅速联动学校与户籍窗口,将办证服务搬进校园。在民警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不出校门便完成证件办理,既节省时间,又解决实际难题。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个举措帮了大家太多忙!”几天后,学校老师代表带着两面锦旗走进南门海防派出所公安办证服务中心,向张文英和警务团队表达谢意。但服务并未止步于此,针对请假错过集中办理的学生,张文英和同事联合工作人员、老师携带设备走进学生家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户籍登记和身份证办理。此次行动累计帮助20多名留守儿童解决办证问题。 在南门海防派出所,这种主动服务早已成为常态。从化解邻里纠纷到帮扶困难群众,张文英和团队成员始终冲在一线,保持着为群众“多想一点”的工作态度。他们积极参与培训和实战演练,精进警务技能,让便民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鱼水同心 厚植平安土壤 在社区的大街小巷间,张文英带领的警务团队早已是群众眼中的“自家人”。他们每日与村民闲话家常,倾听生活琐碎。看似随意的交谈中,民警总能捕捉到群众间潜在的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4月的一个清晨,正在例行走访的民警敏锐察觉到村里弥漫着紧张气氛。原来,村民老陈的拆房改建工程陷入了僵局。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因震动导致周边3户民居墙面出现裂痕。邻居忧心忡忡,纷纷围堵工地,坚决要求老陈停工。 “我这改建肯定是合规的,你们别阻拦我了!”老陈焦急地辩解。 “这墙都开裂了!再施工下去,我们的房子都要塌了!”邻居们情绪激动,争吵声在工地上空回荡。在第一次调解现场,关于裂痕修复方案和房屋加固措施,双方僵持不下,施工被迫中断,房屋受损鉴定也无法开展。 面对僵局,警务团队并未退缩。他们拜访村里的装修老师傅,详细记录房屋修缮要点,深入研究专业鉴定流程。经过两轮调解的磨合,第三次调解时,民警带着翔实方案耐心劝说,周围居民也纷纷帮忙劝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这样“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源于团队坚持的“深耕社区”策略。他们践行“有困难找警察,有难必帮”的理念,积极融入村居的各个微信群。在群里,民警不定期发布反诈骗宣传信息,及时了解辖区动态,快速响应群众需求。“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和群众和谐相处,既能让他们满意,又能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张文英道出了团队的初心。 创新智慧 破解治理难题 在社区治理挑战不断涌现的当下,张文英带领团队突破固有思维,以创新智慧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面对传统警务与现代治理需求的矛盾,他们通过理念革新和方法探索,成功开辟破局之道。 理念创新方面,团队研发的“码上来”社区智能软件,与省公安厅智慧社区平台理念高度契合,借助大数据等技术,软件实现社区治安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与漳州市公安局“智安”平台深度联动后,警情、社情、民情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分析图谱,为精准治理提供决策支持。“互联网+警务”模式的落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显著提升群众办事效率。 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成为守护辖区的“数字哨兵”。今年以来,系统精准推送流动人口漏登信息16条,全部完成补登;成功预警3条在逃人员线索,协助警方实现100%抓捕;通过地址数据分析锁定反诈骗预警对象,及时阻止23起诈骗案件发生。 “当时收到诈骗短信,差点就按对方要求转账了,幸亏民警及时上门把我劝住了。”辖区某钢板公司财务林某谈及今年5月的惊险遭遇,仍心有余悸。 案发当时,骗子伪装成公司老板,要求其立即汇出50万元。千钧一发之际,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迅速触发预警,民警携带预警信息火速赶到现场。与此同时,市、区两级反诈中心同步启动资金拦截止付机制,多道防线紧密配合,最终将林某的“钱袋子”牢牢守住。 警务方法创新同样成效显著。警务团队发动社区居民组建志愿巡逻队、矛盾调解小组,将“警民共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构建起共建共享的平安社区新格局。 “从前觉得民警的工作与我们很遥远,参与志愿巡逻后才明白,守护社区平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志愿巡逻队队员李大叔感慨道。 当夜幕笼罩漳州台商投资区,南门海防派出所换岗的巡逻民警接过守护的接力棒,为夜归的人们点亮一盏盏“平安灯”,让这座城市的夜晚更添一份安心与温暖。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