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6-25 14:15:25

莆田市检察机关精准施策全力守护母亲河

作者:陈静 陈琦 谢黎明   来源:   责任编辑:

公益保护,步履永不停歇

——莆田市检察机关精准施策全力守护母亲河

最美不过家乡水。

木兰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之一,也是贯穿莆田境内的“母亲河”。为守护家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图景,莆田市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职能,十年磨剑,精准施策,为木兰溪流域治理现代化注入检察力量。

构建流域治理“检察防护网”

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流域治理整体性与协同性,确立“一溪贯穿、全域联动”思路,构建起“市院统筹、基层院主导、跨区域联动”立体监督格局,形成“全流域覆盖、全要素保护、全环节监督”的生态司法保护体系。同时,创新推行“清单式监督+项目化推进”模式,纵深推进12个特色小专项监督,实行“一案一专班、一河一策”精细化管理,连续八年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攻坚行动,并积极参与巡河履职,联合河湖长办等部门开展常态化巡河120余次,梳理问题线索67份,推动38个重点生态隐患点整治落地见效。

2025年3月,针对高速施工遗留围堰阻碍行洪问题,荔城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职能推动行政机关迅速清理围堰障碍物,河道恢复往日通畅与清澈。

十年间,围绕“水安全隐患、水资源流失、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莆田市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流域公益诉讼案件870件,推动修复林地耕地3917余亩,清理河道21.7公里,修复污染水域300余亩,处置固体废物5.2万余吨,一批困扰周边群众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木兰溪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多年保持100%,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阶段性目标。

聚焦重点领域靶向攻坚

2021年5月,荔城区检察院针对渠桥河两岸遭非法砍伐的18棵珍贵荔枝树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抢救复壮,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辖区开展古树名木普查挂牌工作,将9029棵古树纳入省级信息管理数据库,为城市绿心构筑“绿色基因库”。

近年来,莆田市检察机关针对性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违规养殖清理、农用地非法侵占等专项整治,办理绿心区域公益诉讼案件145件,恢复农用地207亩,清淤河道15.6公里,以检察“决心”守护生态“绿心”。 

2024年,城厢区检察院发现东圳库区一级保护区部分路段隔离网破损,存在开荒种植隐患,立案后迅速与环保、属地政府磋商,推动开展控源治理和重点巡查,有效遏制污染风险。

东圳水库是莆田的“大水缸”,其水质影响着莆田市几百万人的用水安全,对此,莆田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截流、养殖退养等“呵护水源地”专项监督,办理水源地保护案件42件,推动库区周边退果还林,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7起,库区水质达标率始终稳定在100%。

探索生态修复创新路径

在筑牢重点领域保护屏障同时,莆田市检察机关将目光投向生态修复,探索公益保护“新路径”。

海岸带蓝碳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汇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红树林。2024年,涵江区检察院与法院、自然资源部门签订了《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确立“造林增汇”生态修复模式,在办理涉林案件时动员违法行为人将生态修复费用用于红树林种植,替代修复受损生态。

市检察院还创新建立了“生态修复+碳汇赔偿”双轨机制,牵头与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林业局会签《关于在生态环境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中适用林业碳汇机制开展生态修复的工作指引(试行)》。秀屿区检察院积极运用海洋碳汇修复模式,全市累计适用碳汇机制办理案件40件,引导违法行为人认购林业碳汇3137吨、海洋碳汇2.3万吨,将“司法制裁”转化为“生态红利”,为生态修复开辟了新通道。

凝聚协同共治保护合力

莆田市检察机关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在发出检察建议前,主动与行政机关沟通,通过磋商会议、公开听证、专家评议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变“单方监督”为“协同治理”。并联合水利、林业出台《莆田市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加强“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工作细则》,推动监督办案和专业化治理保护有效衔接,移送行政公益诉讼线索38条,协同开展专项执法行动15次,形成“行政履职+检察监督”叠加效应。

针对木兰溪流域跨区域特点,与泉州、福州等地共建“环戴云山生态司法联盟”,签署深化协作意见,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机制,成功办理跨区域污染案件19件,仙游周边破坏生态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2025年3月,依托该联盟机制,德化县检察院与仙游县检察院高效联动,快速处置污染源,守护大樟溪水质。

莆田市检察机关还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平台,依托最高检“益心为公”云平台共招募130名志愿者,拓展线索来源。仙游县检察院创新“网格+公益诉讼”机制,广泛吸纳网格员延伸监督触角,线索受理量同比激增56%。城厢区检察院设立全市首家“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布设15个检察联络点、确定21名联络员,外延检察触角。涵江区检察院设立全省首个蓝色海湾木兰溪流域(暨入海口)生态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将庭审现场搬到实践基地,引导群众共护母亲河碧波安澜。

十年坚守,只为水清岸绿;公益保护,步履永不停歇。莆田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化公益诉讼实践,扛牢政治责任,贡献法治力量,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提供坚实保障。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