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6-30 17:26:59

余凯:他是“利剑”,更是“春风”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周家捷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他是“利剑”,更是“春风”

——走近福州市公安局水部派出所案件办理队中队长余凯

深夜长明的灯火,桌面堆叠的案卷,街头巡逻的背影……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汇聚成福州市公安局水部派出所案件办理队中队长余凯12载扎根基层、守护平安的时光印记。

从警以来,余凯始终保持着对公安事业的赤诚之心,在案件查处、纠纷调解、治安管理一线摸爬滚打。从初出茅庐的“跟着干”到冲锋陷阵的“带头干”,他用12年坚守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共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优秀公务员”等称号和奖章。

利剑出鞘:斩断假烟网络

翻开余凯办公桌上的案卷,总能看到一个鲜明特点:案情复杂、线索交织。那些手法翻新、久攻不下的疑难案件,往往最终汇聚到他的案头。2023年底,一起看似普通的假烟销售案,在余凯手中变成了一场漂亮的集群战役。

当时,派出所接到报案,称一名女子携带两条假烟到便利店兜售被识破。经初查,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组织严密的制假售假网络,但因线索错综复杂、窝点隐蔽难寻,侦办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越是困难,越是证明我们在接近真相!”余凯的坚定表态点燃了全队斗志。他敏锐判断这不是孤立个案,遂抽调精干警力迅速组建专案组,制定“由点破面、深挖扩线、打源断链”的攻坚策略。其间,余凯坐镇研判,调整侦查方向,将警力从低效的数据筛查转为精准打击。通过深度审讯和数据分析,专案组成功抓获4名嫌疑人,撕开了犯罪网络的第一道口子。随后的侦查更显挑战——制假窝点伪装成正规工厂,戒备森严。余凯像经验丰富的猎手,精心布控,抓准时机一举端掉窝点。乘胜追击下,专案组又挖出一条独立销售渠道和上游原料供应商,最终将这个盘踞多时、涉案百万元的犯罪链条连根斩断。

“余队长办案有个特点,越是复杂的案子他越沉着,总能找到突破口。”民警郑潇这样评价。

在案件办理队12年,余凯带领的案件办理队年均接处警情1300多起。“余队长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他的敬业精神也感染着我们每个人。”年轻民警林晨辉说。

春风化雨:守护迷途少年

“余警官,孩子现在有好好生活,谢谢您没有放弃他。”这条发自肺腑的感谢,一直被余凯铭记心中。3年前,他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违法案件,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帮扶之旅”。

案虽结了,但余凯的心放不下。了解到15岁的小林(化名)因缺乏家庭关爱误入歧途,想到小林未来的路还长,余凯萌生“拉他一把,或许就能改变这孩子的一生”的想法。

带着这份关心,余凯当起了“引路人”,这一帮就是3年。他多次走访小林家庭,发现其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小林的教育和关怀,亲子关系紧张对立,于是他努力为双方架起沟通桥梁、弥合亲情裂痕。每个季度,余凯都会与小林父母联系,为他们解答困惑,也会定期去看望小林。

“第一次见面时,小林正眼都不看我一眼。”余凯回忆道。但他没有放弃,在小林每次取得进步时都及时鼓励。渐渐地,小林打开了心扉,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回暖。如今,小林已学会一技之长,顺利回归社会,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余凯用3年坚持,为迷途少年铺就了一条温暖的回归之路。

这种“案结事要了”的负责态度,体现在余凯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他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00多起,帮扶特定群体人员20多名。在他看来,执法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

本色闪耀:街头化解冲突

警察的担当,早已融入余凯的血脉,成为不分昼夜的本能。今年5月的一个夜晚,正陪家人散步的余凯突然听到激烈争吵声——两伙人因停车问题剑拔弩张,有人已抡起拳头,冲突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之际,余凯箭步冲入人群:“住手!我是警察!”便衣出行的他,用威严的目光和挺拔的身姿瞬间震慑现场。凭借着多年处置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和冷静判断,他果断用身体隔开冲突双方,一边厉声制止过激行为,一边快速了解缘由。在充斥着怒骂的混乱中,余凯沉着冷静,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人员,一边耐心释法说理,让双方认识到冲动后果,双方的火气在余凯的调解下渐渐平息,最终握手言和。

“当时根本没想过危不危险,就想着必须制止。”余凯事后回忆时依旧波澜不惊。这样的紧急处置,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从警以来,他先后参与处置突发警情30多起,救助困难群众20多人次,被同事称为“行走的平安卫士”。

多重角色的背后,是一颗永远炽热的从警初心。正如余凯所说:“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头上的警徽和群众的信任。”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