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除“堵心墙” 打通“梗阻路” ——福清两家企业握手言和的背后 “围墙不再‘添堵’,我们双方都得以轻装上阵,专注生产经营。”近日,在福清市镜洋镇,一场困扰两家企业多年的“心病”得以化解,两企业相关负责人一笑泯恩仇。 多年来,一堵围墙成为这两家企业的矛盾焦点,生产经营被严重拖累,诉讼信访不断,行政争议难以化解……这场僵持许久纠纷化解的转机,源于福清市检察院的介入。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检察机关抽丝剥茧,打通了两家企业经营“梗阻路”,也激活了共赢的营商“密码”。 溯源:一墙之隔的恩怨 在福清市镜洋镇一乡村,坐落着某竹业公司(以下简称“竹业公司”)以及某塑胶公司(以下简称“塑胶公司”),两家企业仅一墙之隔。但多年来,因土地权属争议,两家企业纠纷不止,甚至影响了生产经营。 据了解,塑胶公司于2001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通过受让方式获得两块相邻的土地,随后,该公司又将2005年受让的宗地及房产转让给竹业公司。2018年,竹业公司办理更正并增加建筑物。 按理说,双方转让手续办好并无异议,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因以上两宗地块相邻确权部分产生交叉,交叉部分地块权属存在争议,导致双方各执一词。 竹业公司称,可能是行政机关产权登记的面积、红线范围存在错误,塑胶公司规划侵占其地界,公司多次欲砌墙维权却屡被拆除。而塑胶公司则坚称,对方公司的围墙已超过登记红线。 多年来,两家企业恩怨不断。无奈之下,竹业公司提起复议及行政诉讼,同时向福清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解法:抽丝剥茧寻症结 收到监督申请后,承办检察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在现场,检察官发现,两家企业相邻地块交叉,现场只留砌了一小部分的围墙。 承办检察官向行政机关了解到,竹业公司现有不动产权证上的宗地图,是公司在2018年办理更正并在其地块内增加4幢厂房后,按原宗地图进行测绘后所得。 “然而,两块宗地的最初发证宗地图均为早期手绘,面积、红线范围或会存在误差,从而引发土地权属争议。”承办检察官深知,历史遗留问题不能简单“一刀切”。为此,承办检察官积极与双方沟通,制定柔性化解方案,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优解。 “绝不能让一堵围墙‘堵’住两家企业生产经营!”承办检察官说,一方面,他们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厘清双方矛盾症结所在,寻求企业发展诉求共同点和利益平衡点;另一方面,联动行政机关,推动土地权属调查,尝试用沟通协商、行政助力方式,破解僵局。 破局:“拆墙”更需“拆心墙” 走访中,承办检察官了解到,作为申请监督的竹业公司,因公司地势低,台风季易受水淹,从而导致财产损失严重,公司生产经营困难,对公司来说砌围墙是防汛需求,也是生存刚需。塑胶公司则对检察官坦言,其担心争议地块被占,坚决反对超红线砌墙。 面对双方互不退让,该如何破局?承办检察官多次与两家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协调,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分析僵持代价,协商的大门逐渐打开。 同时,检察机关在当事人协商基础上,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进一步调查争议土地权属。行政机关积极响应,联动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明确双方土地界限,既尊重历史宗地图,又兼顾现实经营需求,从维护双方企业合法权益角度,进一步组织双方协商调解,确保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日前,在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两家企业逐渐找到共识,最终签订和解协议:“甲 、乙双方以甲方土地使用证上的红线作为居中线进行围墙搭建……该围墙用来抵御自然洪水灾害预防使用。待上述甲、乙双方土地权属争议问题解决后,若重叠地块属于 甲方,甲方可继续保留围墙;若该重叠地块权属归于乙方,则乙方有权拆除该围墙;若重叠区域重新划定,则甲乙双方拆除该围墙后,按照新确权位置予以围挡……”至此,双方僵持多年的矛盾,终于画上和解句号,实现共赢局面。 这堵围墙的“拆除”,是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解企业之“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诉求,以更主动的作为、更精准的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护航企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福清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雪松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