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07 14:48:39

善意执行架桥梁 七年纠纷终化解

作者: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张权 曹春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本报讯   近日,宁化法院执结一起长达七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既保护了企业的“造血”功能,也维护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实现“双赢”局面。

2014年4月,某建设工程公司中标某食品公司发包的冷冻食品配送市场项目。次年3月,建设工程公司与某混凝土公司签订了混凝土购销合同。随着项目的推进,混凝土公司依约提供了混凝土,建设工程公司却未能按约支付货款。2018年2月,食品公司、建设工程公司、混凝土公司三方签订抵房协议,约定以该项目二楼两间店面作抵押,待建设工程公司付清货款后解押。建设工程公司陆续支付给混凝土公司20万元货款后未再履行,混凝土公司遂诉至宁化法院,请求建设工程公司、项目承包人林某进、食品公司支付拖欠货款919092.59元及相应利息。后在法院主持调解下,三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后续建设工程公司、林某进依旧未按协议履行还款义务,食品公司也未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混凝土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立即对执行人的财产、银行账户进行查控冻结,并第一时间赶赴建设工程公司调查核实财产线索。在与建设工程公司负责人交谈中,执行法官了解到该公司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持续低迷,是未能履行债务的重要原因。而此次项目期间产生40多万元的利息,对被执行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银行账户的冻结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经营,负责人坦言“寸步难行”。

面对困局,执行法官没有简单“一冻了之”,而是秉持“护企惠民”理念积极与当事人沟通,希望打破僵局,寻求最优解。执行法官连续多日与被执行人、申请人沟通,一方面向被执行人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向申请人传递被执行人的实际困境和不易。

最终,在申请人放弃利息的主动让步下,建设工程公司筹集足额本金,付清货款,纠缠7年的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