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平安画卷,由无数民警的忠诚与汗水共同绘就。本报今起开设专栏《多彩警事·一线警察纪实》,将镜头聚焦最真实的警营一线,走近他们,感受“平安”二字背后,那份24小时365天不停歇的“警”色人生。 “警官证能证明什么?警察都能是假的!”何先生紧握手机,涨红着脸,对眼前的林宏伟吼道。2024年9月,福州市公安局三叉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林宏伟遇到了最难忘的一次反诈劝阻。当时,受害人何先生根本不相信他是真警察,执意要向骗子账户转账5万元。 由于骗子“预判”了民警会上门劝阻,提前就给何先生“洗脑”,灌输说如果有人打电话或者上门自称警察的都不要信。“所以我一看到林警官上门拦截转账,马上觉得他是假警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何先生对自己缺乏反诈意识而被扰了心智,仍感惭愧。“我劝了半个多小时,他始终不信。” 林宏伟告诉记者,最后还是他带着何先生去看小区里张贴的警民联系卡,确认过照片才让何先生惊醒。 “有些时候,即便我们亮明身份、解释风险,可受骗群众就是一口咬定电话那头的才是真警察。”林宏伟介绍,通过总结多次“紧急劝阻”的经验,让他意识到“亡羊补牢”的代价太大了。必须主动出击,提高居民的反诈意识,才能织密一张让骗子无处遁形的“平安网”。 林宏伟与物业中心经理沟通如何向居民推广安装反诈APP 彼时,辖区内的南台十六府小区,电信网络诈骗类警情占到了三叉街派出所同类警情的三分之一。此外,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更是阻力重重,居民们普遍“嫌麻烦”“不配合”。守好群众“钱袋子”的难题,像山一样压在这位新任社区民警的心头。 怕什么困难重重?用脚步丈量,用心服务!扎根社区三个月后,林宏伟在摸爬滚打中摸索出“3+X”工作法。 “3是核心力量——民警、辅警、社区干部,X是无限延伸的帮手——志愿者、党员、楼栋长、商家……大家齐上阵!”林宏伟解释道。他依托派出所的“先锋宣讲队”,走进社区、校园、商圈,一场场地讲案例、教防范。小区宣传栏、楼栋口、电梯间,贴满了他们精心制作的反诈海报和提示。林宏伟还主动“潜入”社区各个业主微信群,把反诈阵地从地面延伸到“云端”,打造24小时在线的“微警务”平台。 这套“地面+云端”“核心+群防”的组合拳,效果立竿见影。辖区电诈发案率2024年同比2023年断崖式下降了75%,曾经高发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更是锐减了80%! 险些被骗的何先生,如今成了社区里的反诈积极分子,逢人就讲亲身经历。 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鑫对辖区的改变感触很深:“自从林警官当了我们东韵社区党委副书记,警务和社区力量真正拧成了一股绳!最实在的变化,就是咱们社区的诈骗警情噌噌地往下掉!” “宣传得多了,居民心里那根弦自然就绷紧了。”看着辖区日益清朗,林宏伟很欣慰。2024年至今,曾经电诈高发案小区南台十六府仅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 “张依伯,天上可不会掉馅饼!但凡让您先转账的,十有八九是骗子!‘钱袋子’捂紧点,准没错!”夜幕降临,中骏世界城广场华灯初上,人流如织,林宏伟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一边发着反诈宣传单,一边跟熟悉的街坊打着招呼、敲着警钟。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