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10 16:33:42

古城反邪的“泉州智慧”

作者:本报记者 肖赣 通讯员 林爱玲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这座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世遗古城,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反邪教创新实践正在书写新的篇章。面对潜在的风险,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创新提出“文化反邪”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科技赋能、非遗融合”三位一体的反邪教工作新格局,打造出独具闽南特色的“泉州样本”。

反邪智慧闪耀“舞台”

在鲤城百姓大舞台上,民警化身“反邪讲师”,鲤城公安民警王警官正在用闽南语“四句”演绎咱厝人的脱口秀。“啉烧酒,配土豆,人生百态看透透,讲科学,反邪教,牛鬼蛇神全部扫……”生动的防范宣讲和互动问答,让反邪知识变得可触可感。这场别开生面的“反邪教进乡村”活动,正是鲤城公安破解宣传难题的创新实践。

面对邪教种类繁多、隐蔽性强、专业宣传力量不足等挑战,鲤城公安主动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组织五大宗教团体齐发声,反邪宣传延伸到辖区200余家宗教场所;联合区文化馆将反邪元素融入闽南戏曲、答嘴鼓等民俗表演,借文化惠民活动传递反邪声音,月均保持2-3场活动宣传频率;携手风筝协会制作“反邪主题风筝”,在传统技艺中植入“崇尚科学”理念;联动科协、教育、民政等部门共同打造“反邪教讲师团”,既解决“专业人不会讲”的短板,又弥补“宣讲人不专业”的不足。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这种“专业力量+民间智慧”的融合模式,真正实现了反邪宣传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

反邪声音浸润民心

漫步在泉州古城的街巷,随处可见反邪教的文化印记:宫庙门口的青狮守卫正道不怒自威,红砖飞瓦的古厝墙上LED屏滚动播放着反邪宣传片,网红打卡点布置的“反邪知识墙”成为新晋拍照点。

鲤城公安紧密结合泉州文旅爆红态势,在开元寺西街警务站、德济门广场天后宫警务室等热门景点设立常态化宣传点,利用社区宣传栏、LED屏等载体滚动播放宣传内容,并通过公安新媒体矩阵扩大传播效果。同时抓住“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大型反邪教宣讲活动,针对学生这一重点群体不断创新丰富教育形式,组织“开学第一课”专题讲座、现场互动、国旗下讲话、播放主题动漫视频等,今年以来已举办活动近百场。

在常态化推进方面,鲤城公安以“三官一律”进社区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反邪教宣传融入日常警务工作,积极指导辖区派出所结合日常进家入户走访,开展宣讲、组织网上签名等,让反邪教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有效构建“全民反邪”的社会氛围。

反邪作品携手非遗

当千年非遗遇见现代反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鲤城公安给出了精彩答案。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反邪宣传揭批活动,鲤城分局积极参与公安部“反邪新视界”视频征集活动,连续推出高质量作品。

摒弃“重打击、轻宣传”的思想倾向,以及“内容敏感,不好把握”的畏难情绪,鲤城公安将主题视频制作作为分局落实公安机关“基层主防”思路,开展公安反邪教工作的抓手,认真对待,组织谋划。

重点深入挖掘辖区资源,凸显地方文化特色。2023年,鲤城公安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剧”形式,制作的反邪教主题视频《钟馗除邪》在全国“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乡村”视频展播活动中获评“全国十佳编剧”。2024年,鲤城公安注重从邪教危害中感受最为直观、最能引发群众共鸣的“破坏家庭”这一特征出发,制作的视频《桌子》被评为“全国十佳作品”。2025年,创新使用Deepseek结合热映电影《哪吒2》制作动漫图文和短视频,将“反邪拒邪、崇尚科学”内容转化为系列国风打油诗,打造“哪吒AI普法先锋”形象,在中国反邪教网刊登并向全国推广,让反邪教知识在微信生态中“圈粉破壁”,彰显了新型警务宣传“硬核科技+软萌表达”的创新智慧。

“我们要让反邪教宣传既有古城韵味,又有时代气息。”鲤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鲤城公安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推进反邪教工作,筑牢思想防线,守护世遗古城的和谐与安宁,为打造“平安泉州”贡献公安力量。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