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夜骑”行万里 ——诏安创新模式打造法治健身新风景 在诏安县的城乡街巷里,总能看到一支亮眼的普法志愿者队伍骑着单车穿梭其间,忙着开展普法宣传。 去年朔风拂过丹诏(诏安别称)大地时,一支由法官、警察、律师、企业经营者、教师等50余名各界人士组成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应运而生。这支特殊的队伍将全民健身与全民普法巧妙融合,在城乡画卷上书写着法治新篇。如今,这支夜骑中队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用轨迹丈量出一条“万里法治路”,构建了“骑行一条路,普法一片人”的全域普法新格局。 回顾来时路,在重大节点的普法行动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2024年12月4日正值国家宪法日,诏安“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身着统一服装,骑着贴满宪法宣传标语的自行车,穿梭在诏安的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这个活动,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队长沈锦义介绍,宣传前,队员们认真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宣传手册,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之后,大家琢磨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确保不同年龄层的群众都能轻松理解。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在自行车上贴满“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醒目标语,配上小型扩音器,方便骑行时循环播放宪法相关知识和宣传口号。 群众集中在哪里,哪里就是普法阵地。骑行路线经过县城的多个繁华地段、社区门口以及休闲广场。当骑行队伍抵达人员聚集的地方,志愿者便停下脚步,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热情地为大家讲解宪法知识。面对群众提出的关于婚姻家庭、劳动权益、财产继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志愿者结合宪法和相关法律条文,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普法的车轮驶入工业园区,法治服务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诏安“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聚焦工业园区这一重要经济发展阵地,将特色普法与精准服务融合,深入工业园区开展普法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注入法治力量。 今年5月,民法典宣传月热潮正盛,诏安“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应声加入。他们先与园区管理部门提前对接,摸清企业类型、规模及常见法律难题,再围绕劳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等企业、职工关切的焦点,精心梳理资料、编印手册、打磨普法课件。 队员们整齐列队进入园区时,喇叭里的法律知识如清风拂面,引来职工驻足。抵达指定场地后,队员们迅速行动,向过往的职工积极分发宣传手册。其间,沈锦义还为企业上了一堂法治课,结合真实案例,把与企业经营、职工利益相关的法规讲得生动鲜活,再通过互动问答加深理解,现场气氛热烈,职工们纷纷称收获满满。 “骑行强健体魄,普法传递温暖,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沈锦义的话道出了队员们的心声。在他看来,当有人需要法律指引时,能及时递上专业建议,那种被需要的价值感,远胜过单纯骑行的畅快。 “我老公在工作期间突发心梗去世,我们失去了经济来源,想请问这种情况如何申请赔偿?”6月底,在诏安“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的一次普法期间,吴女士向他们求助。沈锦义仔细询问事故细节后,建议她申请法律援助。面对吴女士“啥都不懂”的苦恼,他逐条讲清申请材料、流程,还写下关键信息。 “前阵子,吴女士的申请初审通过了,一切很顺利。”谈及这事,沈锦义眼里带着笑意,“我们不过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可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跨过一道坎的力气。你看,骑着车把法律送到需要的人身边,这一路的汗没白流,值!” 诏安“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夜骑中队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主题普法活动超100余场,足迹遍布全县的15个乡镇,惠及群众15000余人次。车轮滚滚,载着的是法律的温度;身影匆匆,播撒的是法治的种子。这支队伍,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法条从文本中“请”出来,送到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和百姓身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在一次次骑行中深入人心,在丹诏大地上生根发芽。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