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审“走出去” 解纷“联起来” ——福州市两级法院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的基石,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依托“亲清法企会商厅”平台,福州市两级法院持续推出一系列惠企暖企举措,以务实高效的司法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沉浸式: 从庭审现场到“法治课堂” “现在开庭!”近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开展“企业纠纷企联解 法院庭审进企联”活动,将一场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现场“搬进”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以下简称“福州市企联”)。市人大代表、营商环境法治观察员及企业代表现场旁听。 法槌落下,庭审有序展开。案件源于两家公司因合作协议解除后的退款争议。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向B公司供应充电桩系统,后双方协议解除,但就退款等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 法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引导两家公司围绕合同条款、证据效力、违约责任等核心焦点进行充分举证、质证与辩论。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案例,就服务合同等常见类型在订立、履行中的法律风险点,向在场企业代表进行精准提示。 “零距离观摩庭审,让我们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从文本走向现实,提升了我们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一位企业代表深有感触地表示。 把庭审搬进企联,是福州市两级法院深化司法公开、延伸司法服务的具体实践,也是践行“商人纠纷商会解、企业纠纷企联解”理念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以案释法”与“多元化解”双向赋能,为企业送上更精准的法治服务,让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明规则、知边界、强能力,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示范性效果。 联动式: 从法院裁判到“企纷企联解” 该案庭审中,合议庭在启动涉诉企业影响评估机制后,认为调解更有利于实质化解矛盾。庭审结束后,作为“商和榕城”调解联盟成员单位的福州市企联迅速响应,指派资深调解员介入。 “调解可以帮助你们更快地从纠纷中解脱出来,官司打下去,对推动企业发展和提升行业口碑都有影响……”调解员翁云疆充分发挥“娘家人、行内人”的信任优势,一边向A公司提示诉讼周期与执行风险,一边向B公司阐述违约后果,强调商业信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经过专业、高效的沟通协调,双方分歧显著缩小,最终B公司承诺3天内支付退款。 仅用时两天,该案件便调解结案,不仅为企业大幅节约了诉讼成本,更修复了商业关系,为潜在合作留出空间。这仅是福州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企联在内的多家商协会深度联动、建立商事纠纷一体化解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庭审进企联+商协会调解”双轮驱动,进一步激活“商和榕城”调解联盟的法治效能。调解联盟成立8个月以来,累计委派案件200多件,调解成功率超60%,履约率超90%,案涉金额超1.2亿元。同时,福州中院民二庭党支部与市企联等4家商协会支部委员会建立“商和榕城·红盟解纷”党建共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更好地凝聚法院、商协会等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具有榕法特色的协同解纷新路径,推动形成涉企案件“商人纠纷商会解,企业纠纷企联解”共治新格局。 菜单式: 从需求收集到“定制服务” 福州民营经济活力强劲,市场主体超150万户,9家企业荣登“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为全市乃至全省发展贡献卓著。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投资、内部治理以及纠纷化解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2024年,福州市两级法院启动惠企安商行动,搭建亲清法企会商厅,打造诉求响应、司法助企、法企联动三大平台。今年,该行动升级至2.0版本,秉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理念,以提升企业、企业家司法体验感为核心,通过设立营商环境法治观察点、增聘营商环境法治观察员等,线上线下扩容前端纳谏渠道,形成“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履职清单”转化机制,精准匹配惠企暖企项目主题和形式,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遵循“一月一专场、一期一主题”形式,福州市两级法院共同承办“亲清法企会商厅”主理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已开展20多项惠企暖企项目,涵盖典型案例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建工领域常见法律风险研讨以及规范企业用工沙龙等,全链条帮助企业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更精准、便捷地享受法治服务。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