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30 17:13:29

漳州芗城打造“蒲公英+基地·三育”青少年普法工作品牌

作者:本报记者 蔡欣利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漳州芗城打造“蒲公英+基地·三育”青少年普法工作品牌

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期,如何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播撒法治种子?漳州市芗城区始终将“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视作关键命题,并用实践给出答案:以“与法同行护‘未’成长”三育融合品牌为支点,依托多方力量组成的“蒲公英”普法队伍专业力量,让法治教育从“纸上条文”变成“身边体验”。

芗城区司法局携手检察院、教育局等单位,在芗城金峰实验小学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个创新平台打破校内校外边界,融合法育、德育与心育资源,通过建立联动机制,让青少年在“沉浸式”活动中感受法治力量,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稳稳当当的“法治桥梁”。

法育润苗

让条文成“可触摸的成长课”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保护自己呢?”近日,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内,一场特别的法治课正在进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为核心,通过身边真实案例、趣味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方式,为孩子们生动讲解“如何远离侵害”“遇到侵害怎么办”等关键问题。

“原来奶茶粉、彩虹糖可能是毒品伪装!陌生人的零食可不能随便收。”听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对新型毒品伪装手段和危害的剖析,孩子们纷纷发出惊叹。不同于传统的照本宣科,“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还紧扣当下社会热点,对网络谣言、校园霸凌、新型毒品等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风险逐一拆解科普。

为让普法队伍更专业,芗城区创新构建“三育融合+多元联动”模式,将法治教育、心理辅导、道德滋养有机融入队伍建设,组建起“蒲公英+检察官”“蒲公英+法治辅导员”“蒲公英+大学生宣讲队”“蒲公英+红领巾讲解团”4支特色队伍,依托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等“法护成长”系列活动。

其中的“蒲公英+红领巾讲解团”——小讲解员们从少先队员中选拔产生,在准备讲稿、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在反复研读法律知识、揣摩案例细节过程中,对法治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2024年以来,芗城区司法局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开展30余场“送法进校园”活动,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000余份,覆盖普法对象2000余人。

德育培基

用实践筑“能扎根的价值观”

互联网浪潮奔涌的时代,信息洪流裹挟各式观念扑面而来,青少年稍不留意,便可能被错误观念带偏人生航向。怎样用德育为孩子们把稳人生航向,培育正向价值观?这成了芗城区教育工作者常琢磨的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常规的理论讲授外,芗城区更以多样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体悟德育。今年3月的“学雷锋月”,芗城区组织“蒲公英”队伍,在区内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雷锋精神,也在亲力亲为中掂量出德育的分量。

通北中心小学少先队联合宝珠园社区开展慰问活动,少先队员攥着用零花钱买的慰问品走进社区,给孤寡老人扫屋子、送祝福;天宝中心小学的学生扛着清洁工具走进老年活动中心,将角落的灰尘一一扫走……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感受到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我们做着和书里写的、电视里演的那些榜样做过的事,心里头暖烘烘的。”这样的改变,正是教育者最期待的答案——当德育从说教变成体验,当道理从书本走进生活,正确的价值观便在孩子们的心田悄然生长。

“让孩子们亲身去做,才能真正明白德育的意思。”参与活动的“蒲公英”志愿者说,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慢慢就住进了心里。

心育领航

以温情照“可回头的少年路”

除了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常态化普法教育,如何为那些一时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撑起“矫治之伞”,同样是芗城区法治护航成长的重要任务。当地创新构建起“检察官+司法社工+心理专家”三方协同跟踪帮教机制,并邀请“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加入其中。

近日,一场以“芗约明天,未爱守护”为主题的特色帮教活动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举行。

活动中,心理咨询师以小游戏破冰,拉近了“蒲公英”志愿者、检察官、社工老师与帮教对象的距离,原本有些拘谨的氛围逐渐宽松,帮教对象开始主动参与互动。随后展开的法治微电影观影环节,让帮教对象对法律的威严有了更直观的感知,也对那些游走于合法与非法边界的模糊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辨析能力。最后,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他们藏在心底的情绪波动,通过共情与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想回学校读书”“我以后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活动结束后,帮教对象纷纷写下所感所想,表达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迷途少年’重燃回归社会的信心,在重塑三观的路上,慢慢积攒重返校园、融入生活的力量。”一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的话,藏着对他们的深切期许。

法治品牌的力量,既在于深耕细作的坚守,更在于潜移默化的传承。芗城区正以春风化雨般的实践,让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