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01 17:16:43

警徽闪耀处 军旅荣光续

作者:福建法治报记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八一军歌嘹亮,荣光在警徽中永续闪耀。昔日的军营硬汉,今日的平安卫士,他们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阵地虽转换,冲锋的姿态未曾改变。面对新角色、新岗位、新挑战,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服从命令、执行果断的作风还在,军人的情怀还在,警营岁月,他们依旧激情燃烧!值此八一建军节,本期公安法治专刊向所有在警营续写忠诚、守护万家灯火的军转警战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方志红:身是钢铁汉 心有绕指柔

□本报记者 王淯滢

在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海沧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方志红的办公桌抽屉里,摆放着一枚金灿灿的二等功奖章,这个刚被授予1个月的荣誉,是对方志红入警5年多工作业绩的最高褒奖。

2019年12月,方志红从部队转业到公安,2020年2月被派至海沧派出所。5年光阴,方志红把20多年军营淬炼的沟通才能与带兵智慧,全揉进了社区警务的家长里短中。大妈买菜时钱包丢了,他半小时就帮着找回来;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他定期上门帮着代缴水电费、买药品,临走时总不忘叮嘱“有事随时喊我”。群众的需求不分大小,他总像“邻家大哥”一样主动上前,把事情记在本上、放在心上,从“找上门”到“送上门”,跟踪服务到底,让每份诉求都有回响。

方志红给困难群众送慰问品和常用药品(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 供图)

今年5月,方志红接到一起警情,码头货车司机之间因插队,容易因情绪波动、轻微摩擦引发纠纷,他花了5个小时调解成功。复盘时,他发现类似警情不止一起。引发矛盾纠纷的源头在哪?带着疑问,方志红来到码头,眼前的景象印证了他的猜想:码头的散货需大货车外运,但司机们无法提前了解码头的实时装载情况,只能盲目排队,在排队过程中,易引发矛盾。

灭火不如断源。于是,方志红牵头召集码头管理方与运输车队负责人商讨解决方案,指导优化货车进出港预约流程,让信息跑在车轮前。

很快,“货车预约进港”小程序上线运行:司机通过手机预约、按时进港,平均通行时间压缩至40分钟。成效立竿见影,小程序运行2个多月以来,同类纠纷警情已成功清零。如今,港区外道路通行安全有序,司机们纷纷点赞:“方警官把堵点疏通了,我们送货的效率大大提升!”

这股从源头“排雷”的韧劲,成为了方志红消除辖区纠纷隐患的方法。他创新建立“矛盾纠纷隐患库”,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坚持“回头看”。他坚信:“矛盾就像伤口,不复查会发炎。”工作中,方志红带队定期回访纠纷当事人,多问一句近况,多解一层心结,确保调解协议履行到位、怨气真正消散。2024年,纳入隐患库并完成跟踪回访的28起纠纷全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这套“建库跟踪——闭环回访”的机制,成为预防矛盾复发、巩固化解成果的关键一招。

在青礁村,近600天“零被骗”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源于方志红精准施策的“反诈兵法”。

方志红深入社区与居民拉家常 (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 供图)

青礁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与漳州市交界,人员流动性强,反诈工作难度较大。于是,他根据群众的上班时间和工作特点,“量身定制”反诈防骗策略:针对年轻群众白天上班,提前通过社区微信群预约上门时间,组织宣传小分队利用工作日的傍晚或周末时间,错峰“送教上门”;针对家中多为老人或孩童的情况,他会带着印有防诈标语的小扇子、小玩具上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冒充子女借钱”“虚假保健品推销”等常见骗局,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手机上设置陌生来电拦截。同时,充分发挥村治保会、护村队作用,组建“青礁平安七社联盟”,定期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反诈宣传活动,织密防骗网络。

2024年5月,辖区一公司财务人员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在QQ群中冒充该公司老总,指令公司财务人员转账,财务人员几乎信以为真。此时,他猛然想起方志红反诈宣防时反复强调的事项——“接到转账指令,绝不能仅凭线上信息操作,必须多重核实!”于是,财务人员立即电话咨询方志红。

“千万别转账!等我!”方志红在电话中紧急喊停,人已冲出派出所。10分钟后,他便来到公司财务室,经过确认,果真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财务人员连忙道谢:“要不是方警官把‘反诈经’念到了我们骨子里,这钱眨眼就没了!”

今年元宵节前,方志红根据这家公司要求,前往开展节前反诈宣传。闲聊中,他提及元宵节需值守,公司财务人员默默记在了心里。元宵节当天,公司人员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送到方志红手中。捧着这碗汤圆,方志红心头暖流涌动:“这碗汤圆,是群众给我发的‘勋章’!”


李建华:牢记空天志 殷殷爱民情

□本报记者 洪凌霄

“110吗?我的车被淹了,九十几岁的父母和我一起被困住了。”今年3月初,正在值班的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巡特警大队(“台商110”)民警李建华接到群众陈先生求助电话。挂断电话,他立即带队冒雨赶赴现场。陈先生的车辆在路中央抛锚,水已往车内渗透,水位不断上涨。

“放心,我们来了!”李建华一边喊话缓解陈先生一家三口的紧张情绪,一边和同事涉水赶往车旁。打开车门后,他蹲下身子,先将陈先生的母亲背到身上,同事在一旁搀扶,协助前往安全地带。随后,他们又两次折返,将陈先生和其父亲安全救出。

当陈先生一家连连道谢时,李建华的警服已湿透,紧贴着肩背——那曾背负过战备行囊的坚实背脊,如今担起的是人民群众的重托。

李建华照顾迷路小孩(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 供图)

2004年,19岁的李建华考入空军工程大学,十四载军旅淬炼,赋予他钢铁筋骨与忠诚信仰。2018年脱下空军蓝时,他毅然选择加入警营。入警的第一站,便是“时代楷模”“漳州110”这支光荣的队伍,他以新兵姿态从零起步。

“在‘漳州110’,人民群众需要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出现。当出警需要支援的时候,队友同样也会及时出现在身边。”经过“漳州110”的三年历练,李建华对“人民的保护神”殷殷嘱托有了更深的感悟。2022年5月,他被调任至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

平日里,除了抓好巡逻、接处警等主责主业,李建华还积极组织警情研讨、案例剖析,不断增强队员业务素质,在提升出警质效上下功夫、想办法。

今年2月的一天上午,警情骤至:有老人落水。接警后,李建华火速赶往现场,发现老人被困于冰冷河中、嘴唇青紫,仅靠双手扒住湿滑青苔石壁苦苦支撑。见状,恐高的李建华毫不犹豫缠绳下水,踩在狭小的落脚点上向老人伸出手。但老人因失温僵直,毫无反应。

“再下来一个人,我们把老人托上去!”李建华急呼支援,一名同事迅速滑下,二人合力托举老人。随后,岸上同事奋力拉绳,李建华肩扛老人,全力往上顶。最终,老人被接力托举上岸,并送医救治。

“这得益于我们团队的密切配合。”事后,李建华坦言,在日常训练中,他就注重加强队员实战技能和协作训练。除此之外,他还主动自我加压,强化身体素质。

李建华进行射击训练(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 供图)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句军营格言,被李建华深深烙入藏蓝警魂。健身房内,280斤负重深蹲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训练项目,而这份千锤百炼的力量,在紧急关头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力量。

在李建华的字典里,严格执法与柔情守护并不矛盾。两年的时间里,他妥善处置2900余起警情,用温度和速度完成40次救助。

从军营到警营,二十一载春秋,李建华身上的制服在变,头上的徽章在变,但忠诚为民的赤诚从未褪色。当八一军歌再次嘹亮,这位转业老兵已然写下了新的承诺——不论身着哪种制服,阵地永远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连加聘:汗洒演武场 热血守平安

□本报记者 彭冬晴

入伏的风裹着夏日的燥热,因“韦帕”台风过境略添几分清凉。在三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大队长连加聘正在与风竞速,汗水沿着额头滴落,浸透着训练服紧贴脊背,动作却依然干净利落。

连加聘是曾服役于解放军某部队的特种兵,担任过三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近十年的“金牌教官”,用千万滴汗水和无限的忠诚,在巡特警岗位上续写着守护平安的故事。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5次。

连加聘进行日常训练(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 供图)

连加聘的军旅梦,始于少年时的热血。高中时他是体育特长生,大学时他专攻散打运动,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扎实的体能基础。“大学一毕业,我就报名参军,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梦想。”连加聘说道。

匍匐在新兵连的泥潭,他磨破三层皮仍咬牙往前;烈日下的圆木冲刺,他扛到虚脱也奋力冲刺。凭借着“不服输”的狠劲,他以综合考评第一的成绩,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新兵训练,正式成为作战营一员。

进到连队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尽管训练的日程表被填得满满当当,但他回忆起来依旧如数家珍,“每天睁眼就是训练,闭眼就能睡着,是一种最纯粹的充实。”

两年的军旅生涯虽短,却在连加聘身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坚韧的意志、团队的默契,还有“保家卫国”的使命感。“那段经历教会我,真正的强大,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眼中仍充满坚毅。

2014年,连加聘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三明市公安局一名巡特警。那时,全市的巡特警队伍建设刚刚起步,训练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亟须有专业人员补齐补强。连加聘突出的军人素养,很快得到了巡特警支队负责人的关注:“你本事硬,要多带大家一起前进啊!”

从“作战兵”到“教官”,连加聘讲授的第一堂课是“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核心力量、速度耐力,是快速反应、长期作战的根本,更是所有战术动作的根基。”他带着队员投入体能训练,把部队的“魔鬼训练”搬到警营:速度耐力训练、斜绳摆渡训练、高空索降训练……一次次的挥汗如雨、一次次的咬牙坚持,他跟着队员们一同成长,逐渐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2024年夏日的一个午后,三明市三元区列东街的柏油路被晒得发烫,随着一阵急促的刹车声响起,一辆电动车倒在路边,一位老人摔倒在地。

正在巡逻的连加聘第一时间上前查看,发现老人虽无明显外伤,却眼神涣散、言语含糊。“不能随意搬动!” 连加聘迅速判断,一边疏散围观群众维持交通,一边指导热心群众配合自己,将老人轻挪至安全区域。救护车到达后,他协助医护人员平稳抬送老人,为及时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连加聘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 供图)

这起救助成为连加聘改变训练方式的转折点。此后,他将“基础体能”升级为“警务实战体能”,把“战术动作”细化为“最小作战单元处置流程”。他白天研究警务技战术,晚上钻研法律条文,分析典型案例;带着队员走进第一线,在模拟演练中反复打磨“如何快速评估风险”“如何与群众有效沟通”……

今年6月,连加聘又深入全区学校,为安保人员上课,开展最小应急单元作战培训,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面对持械闯入者,盾牌要这样举才能有效防御,钢叉配合要精准卡位……” 培训过程中,连加聘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式,详细分析讲解校园常见突发警情,现场演示防暴器械正确使用方法、操作要领,以及不同器械之间的配合技巧,并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从军营到警营,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谈到未来,连加聘目光如炬:“从军无悔,从警无悔。从军时,我用青春热血守护国土安宁;从警后,我将继续以藏蓝初心守护万家灯火。”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