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脚下有泥”到“手中有招” ——云霄县公安机关“三问于民”解民忧护发展 “这条路是大货车的必经之路,车多又急,却没有一块交通指示牌,员工上下班、客户来访,心都悬着!”今年4月,当云霄县公安局列屿派出所民警走访辖区某科技公司时,企业负责人心有戚戚。 一句朴素的担忧,给民警敲响了警钟。调研结束,解决问题的“发令枪”随即打响。云霄县公安机关迅速研判部署,警力很快到位:值守路口强化交通劝导,疏导车流;交通指示牌也迅速竖起,清晰引导。那块新立起的蓝白指示牌,不仅划定了安全区域,更稳稳地安放了企业的安全感。 这正是云霄县公安机关今年以来以“四下基层”为抓手、创新实践“三问于民”(问需、问计、问效于民)的生动缩影。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期盼,在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云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亲民护安”之路。 问需于民: 脚步丈量 解忧于微末 如何问需于民?云霄县公安机关深知,关键不是“问什么”,而是“走到哪儿”,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蔡所长,这可怎么办?”3月19日,下河派出所所长蔡海彬在孙坑村走访时,遇到满面愁容的方大姐家属。原来,长期卧病在床的方大姐身份证早已过期。没有身份证,低保申领、残疾证办理、看病报销等一系列事都卡了壳。 “大姐,您别急!证必须办,出不了门,我们就到您家来!”蔡海彬没有丝毫犹豫。次日,他带着设备再次登门。光线不足的房间里,为采集一张合格的人像照片,他一遍遍耐心引导。 “来,大姐,看这里……”随着相机快门轻响,蔡海彬成功采集到符合标准的人像图片,并为方大姐办理完成居民身份证申报手续。困扰方大姐多时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从“办证难”到“送证上门”,折射的是云霄县公安机关问需于民的深度与精度。他们以“百万警进千万家”和“一村一警”建设为抓手,锚定“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落实“困难户必访、纠纷户必访、企业必访”。如今,警务联系点已星罗棋布,覆盖全县162个村(社区),走访覆盖率100%。 民有所呼,警必有应。无论是田间地头的走访、12345平台的流转,还是网络空间的群众诉求,云霄县公安机关建立起一张无形的“民情网”。每条诉求都进入“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限时办结。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969件12345平台交办事项实现办结率、满意率“两个100%”,正是这问需闭环的有力注脚。 问计于民: 群策群力 筑平安堤坝 在云霄,平安不是“守”出来的,而是警民共同“织”出来的。 “高所长,太谢谢你们了!”双手紧握着列屿派出所所长高曾旭的手,周先生的声音难掩激动。历时5个月,周先生追讨13万余元经济补偿款的艰辛历程,在高曾旭的帮助下画上圆满句号。 这起劳务纠纷的化解,始于高曾旭一次日常走访。彼时,他在走访中了解到周先生与辖区某公司存在劳务纠纷,因其当初未签订任何劳务合同,公司拒绝对其主张的经济损失予以补偿,周先生维权艰难。 知悉情况后,高曾旭没有推诿,而是积极对接镇党委和政府、云霄法院,帮助周先生收集相关证据,多次与涉事公司协调。最终,经过多方奔走协调,高曾旭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一次纠纷顺利化解,折射的是云霄县公安机关对待群众难题的态度。那么,该如何让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云霄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源头化解。他们深谙“源头活水”之道,依托社区警务平台和微信群,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民情反馈网络,建立“警格+网格员+楼栋长”排查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预防”。今年以来,1224起矛盾纠纷在源头得以排查化解,公调对接成功率高达85%。 而面对乡村矛盾纠葛的复杂性,云霄县公安机关创新推出“四长联调”模式——乡(镇)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村(社区)书记定期“会诊”。“1(所长)+N(协作力量)”模式下,复杂问题被层层剥茧,共同研究化解方案。据统计,这项机制今年已成功化解复杂纠纷68起,成为基层善治的“稳压器”。 问效于民: 护航发展 下好“及时雨” 服务经济发展的效能,最终要体现在企业的“堵感”消失、“获得感”增强上。 “签证!5名外籍技术专家延期签证要是下不来,企业得停摆!你们真是‘及时雨’!”6月23日,看着常山派出所民警送来的延期签证,常山开发区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长长舒了一口气。 云霄县常山经济开发区汇聚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外籍技术专家云集。外籍员工签证管理,一度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企业有忧,服务何为?云霄县公安机关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常态化走访,精准建立“外籍员工签证台账”,设立“绿色通道”,提供“到期提醒+加急办理”的定制服务。 “从‘等企业找’到‘替企业想’,服务前置一步,隐患就少一分。”云霄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服务再度升级,出入境管理大队联合各派出所推出“一企一档”电子台账,动态更新需求、进度、诉求,签证到期自动“亮灯”提醒。高效运作之下,109名外籍人员签证延期“无缝衔接”。 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优先侦办,“警企联络群”实时在线,联席会商、定期联络机制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预警“金点子”……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云霄县公安机关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深化护航民营经济的“好雨”行动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云霄县公安机关快侦快破涉企案件24起,挽回企业损失56.4万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公安动能”。 记者手记 从解决一条路的“安全问题”到打通办证“最后一米”,从化解陈年“薪愁”到纾解企业“签证难”,云霄县公安机关的“三问于民”,问的是民情民意,答的是担当作为。在一次次俯身倾听、一件件难题破解中,他们实现了从“脚下有泥”到“心中有谱”再到“手中有招”,这条路他们走得坚定,也走出了温度与力量。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