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05 15:45:15

莆田涵江法院构建商城知识产权保护特色样本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陈婷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司法创新护航商贸创新

——莆田涵江法院构建商城知识产权保护特色样本

莆田涵江商城——这个容纳着1050户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商贸枢纽,从日用品到装饰建材的万千商品流转间,既涌动着创业的活力,也潜藏着知识产权纠纷的暗礁。

作为守护创新的司法力量,涵江法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商城经营全流程,打造“预防在前、调解在中、保护在后”的知识产权保护闭环,为商贸领域创新发展筑牢司法屏障。

机制重构

打造高效响应的纠纷化解体系

涵江法院突破传统审判框架,从司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构建适配商城特点的保护机制。2023年3月,涵江法院整合民事、行政、刑事审判资源组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团队,实现案件管辖、法律适用、程序衔接的统一规范,从裁判源头夯实权益保护基础。

为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涵江法院联合莆田中院、商城管委会于2023年4月共建“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商城服务点”,创新“法官驻点+专职调解”模式:3名常驻联络法官配备3名专职调解员轮值,建立“受理—分流—调解—司法确认”标准化流程;将涉商城案件纠纷分流至服务点,商户可通过现场申请、电话预约或商户微信群提交纠纷线索,调解员在接到委派当日即前往商户店中组织首次调解,通过现场查看侵权商品实物、进销货台账及授权文件,核实侵权事实与影响范围,结合商户经营规模、过错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调解方案;达成协议后及时对接法院办理司法确认,赋予调解书强制执行力,进一步将纠纷化解阵地前移至经营一线,形成“商户有需求、法院有响应”的快速通道。

某箱包商户销售产品涉LOGO侵权被起诉后,通过服务点24小时内启动调解,调解员当日赴店查看侵权箱包库存、销售记录及进货凭证等,3天即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避免了店铺经营受诉讼拖累。2023年以来,依托商城服务点累计调解纠纷30余件,平均办理周期10余天,自动履行率达100%,真正实现“纠纷就地化解、权益即时兑现”。

“我们始终以商户需求为导向,将纠纷化解阵地前移至经营一线,通过‘法官驻点+专职调解’的模式打破传统诉讼壁垒,让司法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切实为商城经营主体纾困解难,让他们能轻装上阵搞经营。”涵江法院副院长林艳艳介绍道。

共治联动

构建全链条防控的保护网络

涵江法院以制度设计为纽带凝聚多方合力,织密覆盖“源头预防—过程监管—纠纷解决”的全链条保护网络。在源头治理环节,建立“司法引导+商户自治”协同模式,发布《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指引》,组织商户开展季度全品类自查,累计下架风险产品12类,前置化解潜在纠纷23起;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点开展专题普法,覆盖商户300余人次。

除了前端预防,该院还以“源头问诊+靶向治疗”模式直抵知识产权保护最前端,从设计、生产、管理全环节消除侵权隐患。创新“司法诊断+企业合规”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需求,组建专业法官团队开展定制服务:为辖区内的中华老字号“方家铺子”等传统品牌量身打造“显性知识产权布局+隐性商业秘密管理”的双轨优化保护方案,助力企业构建起全方位的品牌布局,帮助企业充分挖掘老字号品牌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为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为云度新能源等科技企业梳理专利布局,形成“研发—申请—维权”全周期指引,协助科技企业打通阻碍创新创造的痛点难点,助力新经济业态高质量发展。

涵江法院还联合莆田市贸促会开通“商事调解快速通道”,将涉医疗、食品、教育领域的侵害著作权、商标权案件委托莆田市贸促会进行调解。考虑到此类案件原告多为辽宁、吉林等地的省外权利人,贸促会采用“电话速调+线上视频调解”组合模式,调解中同步引入法院已生效的同类典型案例进行法律释明,精准测算合理赔偿区间,引导当事人达成切实可行的和解方案。2022年5月起协助化解跨省纠纷50余件,所有达成赔偿协议的案件均实现即时履行,不仅为当事人节省诉讼差旅、时间成本,亦为法院分流了部分同类诉讼案件,有效缓解了审判、执行压力。

2024年4月9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就10余家侵权娱乐会所的侵权行为提起批量诉讼,要求各侵权会所立即停止使用音集协管理的全部歌曲并主张适用惩罚性赔偿。涵江法院迅速归纳争议焦点、梳理调解思路,形成“调解+判决”两步走、打包处理、一揽子解纷的纠纷解决方案。

同时,该院携手莆田市贸促会、莆田国际商会调解中心、国际商会理事单位莆田市娱乐协会共同实地走访多家案涉娱乐场所经营者,既释法说理又分析是非得失,当场促成部分经营者签订调解协议,补交许可使用费并续签《音像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处于观望的待讼经营者纷纷主动向音集协履行支付使用费的义务并积极商定后期许可使用事宜,有效促进KTV行业和著作权许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此外,涵江法院联合文旅局建立“年审数据+日常巡查”联动机制,在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年审中嵌入知识产权合规审查模块,依托出版物许可证年审管理,严查“僵尸”公司,清理无效许可,同时结合文化市场巡查、打击盗版等侵权行为,累计引导商户下架疑似侵权出版物5大类,同步引导商户建立“出版物进货版权核验台账”,构建起“事前规范建档、事中巡查纠偏、事后溯源整改”的分层治理格局。

效能提升

建立长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

涵江法院以制度创新巩固保护成效,构建可持续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2023年7月,针对商城管理薄弱环节,印发涵法建〔2023〕1号《司法建议书》,从“强化商品源头监管、优化联动调解机制、深化普法宣传效能”三个维度提出制度化建议,商城管委会通过“清单化整改+公开化反馈”模式,两次回函说明整改进展并在商户微信群公示,推动建立“进货查验—风险预警—合规培训”闭环管理机制。该建议获评“2023年度福建法院优秀司法建议”,相关经验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调研肯定。

在夯实制度根基的同时,涵江法院着力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的源头活水,构建“司法护航+人才孵化”机制。联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知识产权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形式培养青年法治意识;联合莆田中院、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品牌协会等单位,在华峰华锦有限公司启动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产学交流”活动暨首届 “华峰杯”商标创意设计大赛。

活动聚焦商业城商户及制造业企业创新需求,首次引入高校学生作为商标设计主体,通过 “企业出题、学生解题、市场验证” 的产学研协同模式,搭建 “创意设计—法律确权—市场转化” 全流程平台,切实推动高校创意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知识产权从 “纸面上的权利”向 “市场中的生产力”高效转化,形成 “司法护航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的良性循环。

涵江法院院长陈志华表示:“我们立足商城实际,通过机制创新、联动共治与长效保障,将司法服务嵌入商城经营全流程,既守护创新成果,也激发了商贸活力。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实践,完善‘涵法特色’范式,为商城高质量发展筑牢司法屏障。”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