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感谢法院了,如果不是你们坚持了那么久,我可能至今都不会相信,更拿不到钱。真的很感谢你们!”近日,漳平市人民法院收到一封感谢信,当事人林某用真挚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场跨越心防的司法服务故事。这背后,是法院工作人员用执着与真诚,将“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僵局,化作与群众信赖的“双向奔赴”。 事件源于一笔涉诈骗案件的退赔案款。漳平法院案款管理小组在定期盘查时发现,这笔1万余元的款项长期未能清退。经询问经办法官后得知,款项归属人林某曾是一起诈骗案的受害人,当年因轻信诈骗电话被骗走积蓄。如今,钱款虽已追回,经办法官多次联系林某领取时,却屡屡遭到拒绝。 “群众不会无缘无故拒绝属于自己的钱。”案款管理小组负责人苏儒彬法官敏锐察觉到症结所在,林某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将法院工作人员的来电误认为是新一轮诈骗。为打消当事人顾虑,苏儒彬首先尝试用法院座机拨打林某电话,然而,听筒里传来的始终是无人接听的忙音。 “现在不少人对陌生座机号警惕性高,不如换个方式试试。”抱着这样的想法,苏儒彬改用私人电话联系,可电话那头依旧无人应答。退赔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1万多元对普通群众来说不是小数目,不能就这么算了。”苏儒彬没有放弃。他深知,每一笔案款都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切实利益。此后的日子里,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拨打一次林某的电话,哪怕每次都石沉大海,也始终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6月底的一天,电话终于接通。“您好,我们是漳平法院的,您有一笔退赔款需要领取……”没等苏儒彬说完,电话那头的林某只丢下一句“这钱送你了”,便匆匆挂断。再次拨打,刚接通就传来林某激动斥责:“骗子,你会遭报应的!”随即又是一阵忙音。再拨,电话已无人接听。 被当成“骗子”痛骂,苏儒彬虽有些哭笑不得,却更理解林某曾遭受的创伤。“他越是警惕,越说明我们的工作不能停。” 这份理解化作了更强的动力。7月初,在无数次尝试后,电话再次接通,林某带着疑惑的声音传来:“你们真是法院的?” “我们肯定是法院的,哪有这么坚持不懈的骗子。”苏儒彬的话语带着几分坦诚,也透着一股执着。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了久违的笑声。随后,在苏儒彬指引下,林某添加经办法官的微信,又主动拨打法院办公室电话核实情况。当所有疑虑烟消云散,林某终于放下心防,到漳平法院领取属于自己的退赔案款。第二天,那封饱含感激的感谢信便送到了法院。 从最初的警惕拒绝,到中途的愤怒斥责,再到最后的信任领取,这场历时数月的退赔风波,不仅为当事人挽回了经济损失,更重塑了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心不怕捂不热,路不怕走不通。何为为民司法?何为如我在诉?漳平法院的法官们用惩治犯罪、追缴赃款为当事人挽回损失,用跨越心防、真诚服务的耐心坚持,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写下了最生动的答案。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