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07 16:57:44

武夷山监狱开展“园艺疗愈 技能赋能”教育活动

作者: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高翔 陈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体悟“酸中带甜”的改造之路

——武夷山监狱开展“园艺疗愈 技能赋能”教育活动

盛夏时节,茶树舒展着嫩绿的芽叶,杨梅树挂满紫红的果实,玻璃温室的石斛与兰花竞相绽放……武夷山监狱的新生园艺基地生机盎然,一场以“园艺疗愈 技能赋能”为主题的教育改造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今年以来,结合武夷山监狱地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特点,民警带领服刑人员通过采茶护树、采摘果实、知识竞赛等实践,在耕耘中体悟人生真谛,在收获中积蓄重生力量。

茶香润心

淬炼职业技能

“采摘时要捏紧芽叶基部,用巧劲向上提,不能拉扯损伤枝条。”5月10日,清晨的茶园里,民警手持茶芽示范讲解,身后的服刑人员仔细观察、模仿练习。民警将服刑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划定区域内开展采茶实训,在指尖与嫩芽的接触中渐渐掌握采摘标准。

自开辟狱内茶园以来,武夷山监狱将茶文化融入改造工作,形成“种植——管护——采摘——初制”的完整实践链条,春茶季过后组织服刑人员学习修剪枝条,雨季开展排水防涝,采茶期进行标准化采摘训练。“以前觉得采茶很简单,亲身实践后才知每片茶叶都凝聚着耐心。就像人生,急功近利只会徒劳,脚踏实地才能收获。”服刑人员李某在日记中写道。

通过茶叶种植管护,服刑人员不仅系统掌握了武夷岩茶的基础栽培技术,更在重复劳作中培养专注力与责任心。收获的鲜叶经专业师傅指导进行初制加工,部分优质茶叶还会作为教学标本,让服刑人员直观感受劳动成果的价值。

硕果传情

唤醒生活希望

“这颗杨梅个头真大!”6月的果园里,服刑人员在民警监管下有序采摘,竹篮里很快堆满紫红饱满的果实。“去年给果树松土时没少下功夫,现在看到果实这么好,比吃还开心。”服刑人员廖某踮脚采摘高处的杨梅时格外开心。

依托武夷山气候优势,监狱在园艺基地种植杨梅、李子、枇杷等果树,服刑人员全程参与果树施肥、疏花、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积累了果树栽培的实践经验。收获的果实经清洗后,作为奖励分发给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让劳动成果转化为改造动力。

“第一次吃到自己种的水果,酸中带甜的味道特别难忘。”服刑人员张某说,果实成熟的过程让他明白,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和耐心,改造之路同样如此。

竞赛提质

巩固改造成效

“请回答:下列哪种果树适合采用嫁接繁殖技术?”6月25日,大红袍剧场里,园艺知识竞赛正激烈进行。8个监区代表队围绕植物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知识展开角逐,抢答器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此次竞赛涵盖园艺专业题,既有基础理论也有实操案例,内容源自监狱教育频道《园艺技能讲堂》的系统课程。经过必答、抢答、风险题三轮比拼,八监区代表队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夺冠。“为了备赛,我们把课程视频反复看了多遍,现在连家人都惊讶我懂这么多园艺技巧。”参赛服刑人员王某说。

今年以来,武夷山监狱深化“园艺+教育”的改造模式,邀请省技工学校教师授课,辅导服刑人员学习园艺栽培技术,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竞赛检验”的闭环培养体系,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从茶园里的专注采摘,到果园中的丰收喜悦,再到竞赛场上的智慧交锋,武夷山监狱通过园艺培训,让服刑人员在劳动中习得技能、从收获中重塑认知。这片生机勃勃的“新生园艺基地”,不仅产出了丰硕的果实,更孕育着知错能改、向阳而生的希望,为服刑人员铺就了一条脚踏实地的新生之路。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