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08 17:26:08

晋江市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民心会客厅”

作者: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颜雅丽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扇门内事办成 多元共治暖民心

——晋江市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民心会客厅”

晋江,“晋江经验”的发祥地。“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金字招牌,不仅见证着这座县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更彰显着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同频共振。然而,面对200多万常住人口的服务压力,以及经济活跃背后潜藏的复杂社情,基层治理如何破题?晋江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4年来,晋江市全力探索“枫桥经验”与“晋江经验”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为抓手,通过优化阵地、强化协同、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为创建平安晋江注入强劲动能。

部门合力 让服务一站直达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走进晋江市综治中心,墙上的两列金色大字赫然醒目。这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晋江三级综治中心的自觉实践。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轫地之一,晋江市吸引了大量人口常住,群众诉求多元繁杂,“跑不对门、办不成事”曾是治理痛点。为此,晋江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推动部门入驻综治中心,构建“多中心合一、多部门聚合、多功能一体”新格局。

“群众走进这里,各类诉求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窗口。”晋江市综治中心主任王志钢指着大厅内的窗口介绍,在1900多平方米的中心里,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7个部门常驻,人社局、教育局等21个单位轮驻或随叫随到,凝聚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信访等有关解纷资源,实现登记受理与调解处理同步运行,解决了群众“跑多地”“没地说”的困扰。

“镇村的群众可以就近到镇、村两级综治中心。”王志钢补充道,镇级综治中心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司法所,因地制宜统筹基层派出所、法庭、劳务所、综合执法队等力量,统一推行“4+N”窗口规范,即“综合受理、人民调解、便民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等4个固定窗口,按需设置户籍办理、劳资纠纷、渔船纠纷等个性化窗口,精准受理群众各类诉求。村级综治中心突出源头化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全域建成运行,让问题化解在“家门口”。

这样的阵地布局,让一起涉千万元积案迎来转机。某科技公司与某环保公司的土地转让纠纷因税费争议僵持十年,企业发展受困。2025年初,环保公司负责人到磁灶镇综治中心求助后,政法委员立即统筹法官、税务专家、金牌调解员联合调处,4小时内厘清十年税务政策变迁、划明法律边界,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实现多方共赢。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通过部门力量的深度融合,晋江各级综治中心快速响应群众各类诉求,让“有纠纷找综治中心”成为老百姓解决矛盾的第一选择。今年1—7月,晋江市镇两级中心接待群众超4万人,处置矛盾纠纷1.5万多件。

机制融合 让矛盾就地化解

“没想到能在春节前拿到工资,谢谢你们!”今年1月底,外来务工人员张某在新塘街道综治中心领到被拖欠的工资后,激动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1月上旬,时近年关,新塘街道晋新社区通过网格巡查发现,辖区某楼盘工地工人因工资被拖欠情绪激动,立即上报街道。街道党工委书记庄晓芳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新塘街道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工作会议,“吹哨”召集晋江市法院、公安局、人社局、住建局等市直单位会商,并成立化解工作专班,联系项目开发商、施工单位,协调被拖欠工程款拨付工作。经过工作专班不懈努力,工人在春节前顺利领到工资。

这起涉及70余名工人的欠薪纠纷,通过中心统筹,部门联动迅速处置,是晋江综治中心机制融合显成效的生动注脚。

部门“合署”更需机制“合拍”。为让矛盾纠纷在基层高效化解,晋江构建起一套环环相扣的运行机制,锻造矛盾调处“高效链”。

晋江市创建“1+3+10+20+N”指挥调度体系,以市综治中心为中枢,下设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人社劳动维权中心、交警调处中心3个分中心,横向联动交通运输、教育领域、房地产、婚姻家庭等10个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纵向贯通20个镇级综治中心直至村(社区)、网格,落细“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明确市直部门、10个专项工作小组“应哨”对接人,确保群众诉求分级分类及时处置。 

在此基础上,晋江市综治中心牵头,统一不同调度层级的调度周期、调度内容,推行“市领导每月、镇级主要领导每半月、包村科级领导每周”的会商调度机制,攻坚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同时,镇级综治中心实行每日轮值指挥长机制,主要领导授权轮值指挥长全权调度镇域力量资源,负责当日群众接访、协调调度、应急指挥等工作,实现纠纷早发现、快处置。

为推动诉求处置“层层落地、事事闭环”,晋江市还依托“智慧网格”信息平台,建立“统一受理—精准分类—流转处置—办结反馈—监测分析”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民生诉求分流至民意速办中台、矛盾纠纷分流至矛盾调处模块,将责任人显像化,并通过晋江市综治中心监测分析,督促事项办结。

“以前各部门‘各管一段’,单打独斗调处难,现在机制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矛盾自然化解得快。” 王志钢告诉记者。

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作战”,机制融合让调处效能持续释放。1-7月,晋江镇级综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占比达90%以上,到晋江市初信初访批次同比下降29.8%,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成为常态。

干群合心 让平安就在身边

基层治理的活力,源自群众的广泛参与。晋江持续拓展“综治中心+”,通过激活“干群同心”的乘数效应,让平安建设成为全民共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要是没有你们的用心调解,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讨回房产!”2月28日,在晋江市综治中心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里,陈埭镇居民林某对人大代表和调解员的辛勤付出深表感激。

林某于2014年将4100平方米自建房出租给某公司,租期10年到期后,对方以投入200万元装修为由索要60万元折旧补偿,双方争执不下。了解情况后,晋江市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庄姐邀请具有丰富调解经验且熟悉民情驻室的泉州市人大代表李海庭介入调解。他一面安抚林某情绪,一面向承租方阐释法律责任,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共识。

这是晋江市运用“人大代表+调解”机制助力矛盾化解的典型范例。该市在综治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聘请280名各级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依托其根植群众的优势破解复杂个案、化解民生难题。2024年以来,这些“百姓代言人”已参与化解纠纷481件。

针对物业服务纠纷攀升的态势,晋江还创新“综治中心+法庭+调解”模式,试点“星级物业+分流解纷”,即对四、五星级物业公司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快立快审快执;对三星级物业公司,采用示范诉讼;对三星级以下物业公司优先引导至属地综治中心调解。“自今年4月试行以来,已办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641件,其中镇级中心协同化解438件。”晋江法院青阳法庭副庭长陈凯思介绍道。

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进社区,2600多名专职网格员扎根网格排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市镇两级综治协会发动力量参与调解、救助,428个人民调解组织、34个驻晋异地商会联动发力,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变身“平安哨兵”广泛参与……如今,各方力量正通过综治中心这个“纽带”,凝聚成守护平安的“铜墙铁壁”。

部门攥指成拳、机制顺畅高效、干群同心同向,晋江紧扣“方便群众”的标尺,抓牢“实战管用”的关键,把综治中心真正打造成了群众愿意进、进了能办成事的“民心会客厅”,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鲜活的“晋江实践”。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