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71名职工解“薪”忧 ——龙岩永定法院办理案例入选最高法多元解纷案例库 近日,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法院报送的《王某等71人与某五金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成为全国具有参考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之一。该案充分展现了“法院+N”多元解纷机制在化解民生类纠纷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某五金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五金配件的民营企业,王某等71人为该公司职工。2023年以来,该公司因经营不善开始拖欠货款、厂房租金,并拖欠王某等人工资,后停工停产。2024年1月起,王某等71人陆续将某五金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为高效化解纠纷,征得当事人同意,指派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和专职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并启动“法院+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邀请总工会、区人社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单位组成调解团队,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团队收到材料后,及时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案件情况。王某等人情绪较为激动,要求某五金公司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某五金公司则表示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未能及时支付工资,并非恶意拖欠,希望王某等人能够理解公司难处,宽限些时间。 在前期沟通基础上,调解团队了解到双方争议焦点主要是欠薪金额、给付时间及方案,从而积极夯实调解基础。一方面,指导法官和调解员耐心向某五金公司分析利害关系,释明拖欠工资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区人社局、总工会和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王某等人的诉求,积极引导他们采取合理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调解团队对王某等71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女员工人数占比过半,且年龄普遍较大,甚至部分人员是超龄劳动者。针对这一情况,调解团队随即联络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纠纷调解,积极推进调解工作。之后,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司法局、妇联、区人社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单位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员工代表、援助律师进行“面对面”调解,就欠薪情况、给付方案等焦点问题进行协商,并逐人逐项核定欠薪数额。 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不时就工资支付、社保缴纳事宜产生分歧,调解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详细释法析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次沟通联络,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某五金公司于2024年底向王某等71人集中发放几百元到两万元不等的劳动报酬。 此外,法院在调解过程中确认某五金公司符合破产条件后,利用“执破直通”机制,将某五金公司移送破产清算,将调解确认的职工工资列入破产清算优先债权,在公司财产处置后获得优先受偿。至此,该起欠薪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