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碎念”里酿出甜日子 ——平和县国强乡以“五事”工作机制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夏日的平和县国强乡“花溪梦田”景区,游人如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漫过田埂,这个福建新晋网红打卡地正涌动着夏日特有的鲜活气息。 沿着石板路往景区深处走,常能撞见乡村干部与摊主、民宿老板围站闲聊:“大哥,最近客流涨了不少,有没有遇到新难题?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这样的场景,正是国强乡“五事”工作机制的缩影:随访听事耐心听,民主议事集众智,多元理事精准办,公开晒事亮家底,群众评事见真章。这套闭环治理方案,让乡亲们点赞声渐浓,更让这片土地的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唠”出民生甜滋味 “最近天气热,能不能加些冰凉的饭后甜汤?”“吃粗粮对我们这些高血糖的老人好,主食里能不能添点?”近日,高坑村幸福院里,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乡民政干部蹲在石凳旁,认真记下关于助餐服务的建议,在“随访听事”中把村民需求一一装进心里。 告别幸福院的老人,干部们又赶去另一场“茶话会”。村民们围着石桌,七嘴八舌说着退果还耕后想种蔬菜、木薯、生姜的打算……一天下来,干部们的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却仍担心漏记了什么。今年以来,乡干部踏遍田间地头,累计走访群众1200余户,梳理出道路修缮、安全用水、养老助残等87条民生诉求,这些都成了民主议事时的核心议题。 循着村民在民主议事会上敲定的思路,国强乡悄悄搭起“采摘+”农旅新框架——顺着游客的脚印,蜜柚园、蔬菜地、“月子鸡”养殖基地串成了线,还和厦门的旅行社搭上了桥。游客提着竹篮摘果子、看土鸡,乾岭村的“月子鸡”刚出栏就被预订一空;不远处的“花溪梦田”景区也跟着热闹起来,原本分散的景点有了动线,游客的脚步停得更久,村民的钱包鼓得更实。 更让村民踏实的是,提意见有了更畅通的渠道。国强乡探索的“线上提、线下议”民主议事流程,从诉求提交到分类办理,每个环节都有明明白白的规则。而“公开晒事”让进展全程透明:线上通过小微权力监督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进展,线下则利用村务党务公开栏、座谈会等形式主动告知,群众能随时了解事项办理的进度与成效,真正实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绘”出共治烟火色 近日,在国强乡的田间地头,28支由志愿者、网格员、贤达、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专项服务队活跃其间。他们穿梭于村落之间,忙着调解矛盾、整治环境,一场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理事”实践在这里生动上演。 如今,这些服务队成了村级矛盾调解的生力军。凭借乡土间的熟络关系,他们把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乡村级矛盾纠纷化解6起,同比去年增长50%;乡级化解3起,同比去年下降67%。一升一降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治理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5月,乾岭村蔡田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曾一度陷入僵局。此前因建房占地产生纠纷,部分村民觉得修路占地让自己吃了亏,抵触情绪强烈。村干部几次上门调解,都没能解开大家的心结。这时,村里的服务队成员黄先生主动介入。这位退休干部在村里威望颇高,他以“老表哥”的身份拉家常、讲道理,凭着对村情的熟悉和村民的信任,终于让双方放下芥蒂,矛盾迎刃而解。 不仅是矛盾调解,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村民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当地推行的“积分制”“红黑榜”,通过定期评比、张榜公示,再配上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环境整治队伍。而“群众评事”环节,党员和村民代表对照项目清单完成情况逐项评议,好在哪里、差在何处,都摆上台面说清道明,确保每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如今,村里的环境一天天变美,这项工作也走上了常态化、长效化的轨道。 “在我们和乡村干部的碎碎念里,日子不知不觉就甜起来了。”村民感慨道。幸福院新添的饭菜,景区里攒动的人潮,村道旁新绽的花草——国强乡的“五事”机制就像一根细密的线,把这些民生小事串成了群众心里的暖意。产业发展势头更旺了,邻里间多了笑脸,看得见的改变里,藏着日子一天天向暖向好的模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