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槌前移化积案 联动织网护金融 ——南平建阳法院创新机制打造解纷新样本 “现在开庭!”不久前,南平市建阳区综治中心科技法庭内,法槌清脆落下。被告江某因信用卡透支3万元被起诉,却未到庭应诉。法官随后通过远程系统连线江某,经过40分钟的耐心沟通,江某承诺分期还款,这起僵持半年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这高效化解的一幕,正是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建阳法院主动跳出“坐堂问案”的传统模式,将司法服务的“窗口”前移至综治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入驻办公,助力综治中心打造“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一站式服务链条,让辖区纠纷化解既快又好。 建强解纷“主阵地” “以前处理一笔贷款纠纷,光跑银行、法院就得五六趟,现在在综治中心一趟全办完。”这是建阳某银行法务专员小林最近的直观感受。 这种变化,源于建阳法院将金融解纷“阵地”搬进了综治中心。3月12日,南平市首家“金融纠纷联动化解中心”在建阳区综治中心揭牌,标志着“法官驻点指导+网格员排查预警+调解员前端化解”的联动机制正式落地。 中心大厅,诉讼服务窗口、调解室、速裁法庭依次排开,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的驻点团队随时待命。科技法庭内,远程庭审系统的指示灯明灭闪烁,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悄然运转。群众轻点智能调解终端,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在线流转,诉求抵达即被“接单”。 “不仅如此,我们还把解纷的神经末梢进一步延伸至乡镇——水吉法庭深化‘1+4+N’平台,让法庭力量与诉讼服务站、综治网格紧密咬合,仅凭‘平安指导员+网格员’的治理触角,就推动41起金融纠纷就地‘销号’。”协管综治中心入驻团队工作的审委会专职委员郑建文介绍道。 激活化解“直通车” “88万元贷款逾期,本以为要打官司耗半年,没想到3天就谈妥了。”说起自己的经历,建阳商户李某至今仍有些激动。 2025年2月,他因创业失败拖欠银行贷款近90万元,银行起诉后,案件被推至金融纠纷联动化解中心。调解员许小兰、郑丽华当天就召集双方座谈,结合李某的茶叶店经营状况,提出“4月前一次性清偿,银行减免部分罚息”的解决方案。3月7日,双方握手言和。 这样的高效,源于“行业调解先行、法院诉讼断后”的分层解纷智慧。通过“批量调解+司法确认”先行化解,大幅缩短对小额同类型金融纠纷化解周期;对调解困难但债权债务关系简单的案件,以庭审录音录像记录无争议事实,有效简化审理程序;对复杂案件启动“法官+金融专家”联合调处机制,如某企业600万元系列借款案,驻点团队通过专业“履约能力评估”量身定制“分期履行”方案,一揽子解决10起关联纠纷,为企业省下了8万余元诉讼费。 协同联动让合力更强劲。中心整合法院、金融监管支局及15家银行力量,每周召开“碰头会”。“上周银行反馈在住房贷款相关诉讼案件中,因部分当事人联系方式变更,无法就逾期还款事宜协商处理。”综治中心驻点法官林惠娟回忆,“在综治中心的支持下,法院当即整合网络运营商力量,依托法院联动查控系统,帮助辖区各家银行查找当事人,恢复沟通协调,有效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提高了我们的办案效率。” 数据显示,中心成立以来,已化解信用卡、小额贷款等纠纷542件,调解成功率达70.5%。 释放治理“长效能” “违约金竟按天累计?之前是我理解有误。”6月20日,溪山公馆业主陈某在调解室内恍然大悟,当场缴清2968元物业费,脸上阴霾尽散。 这起物业费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并未直接排期开庭,而是由驻综治中心诉讼团队精准推送至特邀调解员处进行诉中调解。调解员现场明算账、细释法,一席话点醒“局中人”,陈某当场结清款项。 “解纷不是终点,修复关系、弥合裂痕才是真章。”建阳法院法官们深谙此道。面对涉企金融纠纷,法院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深挖病灶,针对涉诉企业债务违约和贷款不良增多的问题,向金融机构发出优化建议,推动构建更健康的银企生态。 判后环节同样被注入“温情基因”。“回访约谈+判后释疑+督促执行”机制与第三方律师、调解员力量深度融合。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判后答疑100余次,金融纠纷上诉率压降至0.41%,服判息诉成为常态。 如今,建阳区综治中心内,“金融纠纷联动化解中心”的牌子不仅意味着纠纷在此终结,更悄然化身金融风险“瞭望塔”。法院定期在此分析纠纷数据,为监管与司法决策提供鲜活参考;多层次法律培训与调解指导持续开展,部门间信息壁垒被打通;通过对类案风险的敏锐捕捉,及时发出预警提示,从法律角度开出“处方”,将隐患扼杀于萌芽——风险“一体化”防控网络日益严密。 建阳法院的脚步未曾停歇。“未来将进一步深化诉讼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融合,依托专业调处团队,全力支持综治中心释放‘抓前端、治未病’的治理效能。这条司法赋能铺就的‘高速路’,正为区域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注入愈发强劲而温暖的保障之力。”建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培强表示。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