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12 12:57:14

长汀县护航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作者:叶美娇 丘启亮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以心聚“新” 以法护“新”

——长汀县护航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汀州古城凭借其独特的文旅魅力,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速扩张,吸纳了众多劳动者从业,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电商主播等新就业形态成为居民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新业态经济也展现出蓬勃生机,成为推动长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有效提升新业态群体的法治素养,切实维护新业态群体的合法权益,长汀县司法局与长汀县委社会工作部通过融合资源、探寻路径、搭建平台,以心聚“新”,以法护“新”,双向奔赴,共同绘就党群同心、行业互助、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

法治宣传与政策宣讲同向发力

“志愿者面对面的普法让我知道了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快递小哥李某坤说道。

新业态工作时间灵活、工作性质特殊、用工复杂,新业态群体奔走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分散性和流动性大。对此,长汀县司法局与长汀县委社会工作部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建立普法需求清单,制定普法点单式“菜单”,将普法教育作为提升新业态劳动者“法治免疫力”的“先手棋”。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构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护航新业态普法格局。

线上,长汀县打造“指尖上”的微服务、“掌心上”的微平台。利用“长汀新闻网”“长汀县人民政府网”等平台,联合“长汀禁毒”“微长汀”“法治新长汀”“长汀司法行政”“法律顾问微信群”等媒介,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定期推送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

线下,长汀县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队、“红土法治”普法志愿队及“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力量,深入外卖站点、物流公司、重点商圈等新就业形态人群密集区开展贴“新”普法,当好“服务员”。围绕新就业形势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交通事故、工伤纠纷处理等高频法律问题,结合案例讲好“维权课”,把“无声的法律条文”变成“有声的宣传语言”,引导新业态从业者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维权意识。

同时,长汀县充分利用公共领域社会宣传载体,在县、乡(镇)、村三级全面覆盖法治宣传阵地,并向马路、小区、“爱心驿站”等延伸,实现法治元素满视野。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沿街商户的LED电子显示屏播放法治宣传标语,形成“万屏联动”宣传,让新业态劳动者走在路上就能受到法律的熏陶。今年以来,长汀县共向新业态群体开展法治宣讲7场次,开展面对面普法400余场次,惠及新业态劳动者35000人。

法律服务与法治保障同频共振

“简单操作几下,就有律师在线解答,这种服务太便捷了,让我感受到了司法服务的温度和速度!”近日,家住河田镇的外卖骑手陈某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咨询,工作人员认真倾听诉求后将其引导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一体机前,指导陈某点选相应选项,并输入要咨询的法律问题,在线律师马上为其解答,陈某对如此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称赞不已。

张某华等5人在某物流公司工作。2024年12月28日,工作已一年多的他们被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辞退,且拖欠劳动报酬长达4个月。他们多次向该公司讨说法但未果,眼看着春节即将来临,无奈之下向长汀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维权“绿色通道”,指派1名律师承办该案件,仅用时1周就促成双方在劳动争议仲裁庭达成调解协议,公司一次性付清全部欠薪及医社保费等共计10.8万余元,及时维护了张某等人的合法权益。

长汀县聚焦新就业形态企业发展多元法治需求,组织律师、法律顾问、金牌调解员等组成法律服务团,从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为新业态企业进行“问诊把脉”,开出“法治良方”。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法律援助窗口,对符合条件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在新业态群体出入频繁的场所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一体机,只需通过语音输入问题描述或点击屏幕上的相应选项,就能获得在线律师或智能AI的准确解答,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多件事”。今年以来,长汀县深入新业态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余场次,解答新业态从业者咨询3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0余人次,为新业态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维护稳定与护航发展同向答题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这年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前,某建筑材料供应商拿到拖欠的材料款后激动地说。原来,今年临近春节,数家建筑材料供应商涌进长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讨要材料款。对此,长汀县司法局立即启动多元调解模式,联合公安、人社、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及时稳控局面,并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结算单,逐一清理核实拖欠材料款项。在调解过程中,积极引导开发商理性面对维权、妥善处置舆论、主动履行、及时止损。经过多次调解,10余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与开发商签订履行协议书,开发商集中兑现拖欠材料款总额300余万元,这起合同纠纷成功调处。

随着平台经济、灵活用工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型用工关系、劳资纠纷等矛盾日益凸显。长汀县司法局与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会、综治中心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新业态群体的维权路径、保障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新业态群体的“烦薪事”,成功打出“护薪”组合拳。在店头街、妈祖广场等新业态群体相对聚集的地方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纠纷调解室。工业园区建立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内设“三室两庭”即职工法律援助室、调解工作室、涉企行政复议室和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引导新业态劳动群体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降低维权成本,构建共治共享格局。今年以来,为新业态群体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避免发生群体性案事件2件。

法治赋能新业态,奏响护“新”最强音。长汀县找准法治护“新”工作的着力点和服务点,持续优化举措、细化服务,紧扣精准普法贴“新”、依法调解纾“新”、法律援助暖“新”等全链条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法治护“新”工作格局,为新就业形态稳健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