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子没有隔夜仇,打断骨头连着筋。”7月28日,在惠安县人民法院调解室,一起由赡养费纠纷引发的执行案件调解工作刚结束,承办法官看着老张(化名)父子渐趋缓和的神情感叹道。 申请人老张年近八旬,因长期没有收入来源,生活本就拮据。而儿子小张迟迟未履行此前生效文书确定的赡养费支付义务,更让老张的日子雪上加霜。无奈之下,7月3日,他向惠安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然而,这对父子的矛盾早已超出了“钱”的范畴。日常琐事引发的摩擦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治安纠纷,辖区派出所多次介入调解,让这本该关起门来解决的“家事”,渐渐成为牵动多方的“公事”。 一边是老人对晚年基本生活保障的迫切诉求,一边是父子间积怨已久的对立情绪。承办法官深知,若简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仅难以根本化解矛盾,反而可能激化冲突。为此,承办法官果断启动调解机制,第一时间联系了经办这对父子治安纠纷的派出所民警,共同商讨方案。 父子隔阂太深,如何才能“破冰”?承办法官在与民警反复沟通后,决定从“两代父子情”这个关键点入手,引导双方解开心结。 “小张,赡养父母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这和过去的家庭矛盾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你现在拒不支付赡养费,一旦采取强制措施,不仅会被纳入失信名单,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情节严重的话,还可能构成犯罪。”调解室里,承办法官对小张释法明理,“况且,你作为父亲,是不是也该想想,这件事对孩子的亲情观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承办法官的一番话,既讲清了法律底线,又点中了为人父的软肋,让小张的态度开始松动。 “您儿子心里或许也有难处,咱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另一边,处理治安纠纷的民警把老张请到了另一间办公室。他没有急着劝说,只是静静地倾听老人的心声,耐心疏导着积压已久的情绪,慢慢引导他换位思考。 在法官与派出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小张当场支付了拖欠的赡养费,并郑重承诺今后将按时支付后续的赡养费。父子间的治安纠纷,也随之顺利和解。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调解室,照亮了父子俩脸上渐渐舒展的眉头,凝结已久的“冰霜”终被法理与亲情的暖流融化。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