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共治织密维权网络 ——福州市总工会加快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落地见效 网约车司机林师傅站在位于福州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工会驿站(大白驿站)门口,他的手机短信提示账户到账5450元。一周前,他还在为租车公司单方面扣款6000元而愤怒无助。一周后,在福州市总工会三级联动调解下,租车公司不仅减免了违约金,还现场解除了代扣协议。“多亏工会和律师帮忙,不然我这‘血汗钱’就打了水漂!”林师傅感慨道。 这样的场景在福州并非个例。近年来,福州市总工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构建“五方协同”机制、打造“五级法律服务矩阵”、创新“四级预警体系”,将劳动关系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区域、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新格局。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调解劳动纠纷案件583起,为职工追回经济损失3723万元。 维权机制迭代升级 “过去职工维权常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现在有了检察院加入,我们的‘工具箱’更丰富了。”福州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负责人说。去年4月,福州市总工会先后与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协作文件,将原有的“工会+人社+司法+法院”四方联动机制升级为“五方协同”,构建起“一会两院”职工维权新体系。 这一机制在林师傅案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市总工会在全市9个核心工会驿站赋能法律维权服务,建立了“驿站枫桥”快速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当租赁公司以“合同未体现”为由拒绝兑现口头承诺时,负责该站点的公益律师通过分析协议条款,发现公司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劳动者义务的违法情形。工会随即启动“五方协同”机制,并协调行业管理部门介入,最终促成企业让步。 “五方协同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1+1+1+1+1>5的效应。”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通过普法宣传联动、信息互通共享、培训指导联合、纠纷化解多元、部门衔接强化五大举措形成闭环。邀请法官、检察官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工会调解员和监督员的专业能力;在“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等阵地引入仲裁员、法官坐班;对拒不配合企业,工会联动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增强监督刚性。 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为更好地帮助职工解决矛盾纠纷,福州市总工会构建“五级工会法律服务矩阵”,即以市职工服务中心为枢纽,12个县区中心为骨干,17个“园区枫桥”为分支,26个“驿站枫桥”为节点,1.4万家基层工会为前沿,在空间上形成“15分钟维权服务圈”,在功能上实现“预防—调解—处置—反馈”闭环。 福州市高新区工业园区的“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门口的几个牌匾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还是劳动争议协同中心。该基地于2022年5月正式启用,整合调解、仲裁、诉讼职能,为职工提供“预、调、裁、诉”全流程服务,职工“只进一扇门”就能解决维权难题。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这里聚集着2.3万家企业、25万从业人员。2023年5月,40多名从乌干达矿山项目归国的工人聚集求助,他们手握欠条却讨薪无门。“矿上干了8个月,公司一直以工程款未结为由拖欠工资。”工人代表曹某回忆道。 这场涉及160万元的跨国纠纷,福州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工会积极通过与区人社局共同建立的农民工绿色通道,联动“护薪”行动,在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快立、快审、优先调解,并由法院提前介入,裁审衔接,形成合力。经过10个小时连续调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企业当场承诺分期支付全部欠薪。更关键的是,工会联动法院、公安等部门提前介入,确保调解协议可执行。福州高新区交出了一份让劳动争议化解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创新答卷。 “单一部门处理这类案件往往力不从心。”福州市高新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创新建立“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劳动监察负责调查取证,仲裁机构侧重法律程序,工会提供法律援助,法院保障司法效力,形成“1+N”协同体系。针对群体性纠纷还开辟绿色通道,2023年以来已快速化解11起涉及500人以上的重大欠薪案件。2024年上半年,全区劳动仲裁调解率达77.17%,为劳动者追回欠薪1600余万元,实现欠薪投诉动态清零。 动态监测防患未然 “与其等矛盾爆发,不如把工作做在前头。”福州市总工会创新建立的劳动关系风险动态监测平台,正成为预防纠纷的“雷达站”。该系统整合劳动仲裁、法院判决、工会信访等数据,通过企业自查、镇街巡查、县级抽查、市级督查“四级预警体系”,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2024年以来,市、县两级工会发放监督提示函120余次,线上浏览量1.3万人次。 在福州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工作人员每月都会不定期查看电子台账,重点检查工资支付、工时制度等情况。今年3月,在检查中发现某站点连续两个月人均加班超时,工会立即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督促企业整改,避免了集体劳资纠纷发生。福州市商贸工会针对某大型超市调改闭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劳动风险,发出定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醒企业应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安置职工、规范解除劳动关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保障劳动者的劳动经济权益和知情权、参与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合规经营意识和用工管理的规范性,避免发生群体性劳动纠纷。 这种“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不仅体现于此。福州市总工会积极整合与人社、司法行政、法院和检察院的信息平台,建立了“五方协同”的重大(敏感)信息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在“两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以新就业形态为主的劳动者群体中欠薪、违法安排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工会及时将发现劳动用工违法线索、重大敏感信息,运用“一函两书”进行监督,并将相关信息通报人社、司法、人民法院或检察院。同时,劳动监察、仲裁、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在日常执法和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劳动权益保护类型化问题、重大敏感问题,也会及时向同级工会通报。“五方协同”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利于开展争议隐患排查预防,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发挥各方劳动领域“抓前端、治未病”的预防功能。 福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揭示了一条重要经验:维权服务既要“有温度”,更需“有体系”。 体系化建设是基础。“五方协同”打破部门壁垒,“五级矩阵”消除服务盲区,让职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维权“主心骨”。专业化支撑是关键。通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力量协助,工会调解从“凭经验”转向“依法办”,提升了公信力。源头化治理是方向。动态监测平台将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预防,2024年全市劳动争议发生率同比下降23%。 “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让企业轻装前行,这才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真谛。”福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联动各方力量,完善和提升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维权服务矩阵,持续探索“线上+线下”职工维权新路径,提升职工维权服务新质效,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