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15 16:55:44

龙岩市永定区综治中心利用客家家训化解矛盾纠纷

作者:邓炳秀 卢烨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客家“和文化” 点亮善治路

——龙岩市永定区综治中心利用客家家训化解矛盾纠纷

“事情这么快得以解决,全靠你们了。”

“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竟然真的解决了。”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内心的感激。如今,“遇到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这一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已成为永定老百姓的共同认知。

走进龙岩市永定区综治中心,客家“和”文化元素与现代治理功能相得益彰。这片承载着40万客家人安居梦想的土地,以客家家训为钥,将家训智慧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绘就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和谐画卷。

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走进永定区综治中心,客家家训随处可见。为充分运用客家家训助力调解工作,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枢纽作用,牵头整合政法部门专业力量提供法律支撑和执法保障。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吸纳德高望重人士、“五老”人员等,组建了涵盖矛盾调解“攻坚队”、法律支持“智囊团”等多元化调解力量矩阵,由综治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根据矛盾类型“派单”至相应队伍,实现“分类攻坚、协同作战”,凝聚起化解复杂矛盾的强大合力。

2024年12月,坎市镇辖区内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以员工退休为由拒付员工应得的经济补偿,引发劳资纠纷。面对涉及人员多、情况复杂的棘手矛盾,坎市镇综治中心果断启动“多元联调”机制:司法所精准逐人核实诉求,坎市法庭厘清劳动合同法律边界,经验丰富的调解队用客家祖训家规“雇工佣力,当付足酬”开场,巧妙疏导双方情绪。经过多方联合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为79名员工追回经济补偿金,不仅实现了“案结事了”,更从根本上化解了纠纷隐患,维护了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巩固矛盾化解成效

“一切都好,现在工作稳定了,也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张某兰接到综治中心的回访电话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凤城街道居民张某兰与丈夫林某因琐事矛盾不断,在综治中心的调解下,双方矛盾逐步缓和。“调解不是终点,矛盾的根除才是目标。”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为此,综治中心联合社区、妇联工作人员成立回访组,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当事人沟通,深入探究其真实诉求,寻找矛盾根源。回访组发现,林某工作不稳定,长期在外务工,家庭琐事全靠张某兰一人承担,导致小摩擦逐渐升级为大矛盾,进而影响婚姻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回访组积极关注企业招工信息,并及时推送给林某,最终帮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生活回归正轨。

“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往往源于日积月累的沉淀,有时甚至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突然爆发。”永定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说,这种“调解+回访”的闭环模式,正是该中心巩固化解成果的关键。对于已化解的矛盾,中心定期联合各职能部门跟踪回访,一旦发现潜在矛盾苗头,立即启动二次调解,确保矛盾不再反弹。

标准化机制破难题

永定区综治中心立足客家乡情,精心打造“土楼e法”和合共治调解品牌,把“以和为贵”的客家家训深植于矛盾纠纷化解全程,打造以“一站通办、两向融合、三方联动、四大枢纽、五线延伸”为内容的多元解纷模式,以“共治”为导向、“合协”为基础、“和贵”为核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处置系统。

5月初,永定区综治中心联合永定法院开展某物业公司起诉小区业主的物业纠纷系列案件诉前调解,由物业纠纷调解专班在“土楼e法”和合共治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员及入驻法官采取“面对面”调解的方式,以“和贵、向善”的客家家训开场,对矛盾点逐一击破,以法促调,以理促解。在这套融合家风教化、法治刚需、标准化流程的“土楼e法”组合拳下,业主和物业公司的隔阂逐渐消融。物业公司对收取款项数额作出让步,并承诺今后积极整改服务问题;业主们当场支付了物业费,4名业主缴费后物业公司当场撤回了起诉,双方握手言和。

“我们牵头27家联动单位、62家共治单位,对接282个村调委、22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纵向衔接、全领域横向贯通,物业、家事、道交等重点行业领域纠纷收案量均同比下降,全力夯实社会稳定基石。”永定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