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18 15:37:59

福清市检察院下好雪中送炭“三步棋”

作者: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施晓明 陈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救”在点子上 “助”在心坎里

——福清市检察院下好雪中送炭“三步棋”

“这笔救助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也让我对未来生活重新有了盼头。”近日,救助对象老何向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表达谢意。约两年前,老何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福清市检察院通过依法受理和快速办理,仅用10天时间就为老何发放了救助金2万元,同时向上级检察院报送救助线索,申请联合救助,并积极协调社会救助机构共同参与老何的救助工作。

这样的司法救助,不仅是对被害人的雪中送炭,更是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传递法治温度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福清市检察院下好主动深挖线索、精准施策、多元帮扶“三步棋”,构建起立体化、精细化的司法救助体系,让更多像老何这样的当事人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年多来,该院共办理救助案件52件66人,发放救助金106.7万元。

深挖线索

筑牢救助防护网

“感谢检察官,要是没有你们主动来找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日前,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陈女士难掩激动。

2024年5月,陈女士的丈夫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受伤,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顿。让她没想到的是,案件还在办理中,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就主动联系她,告知她可以申请司法救助,最终帮助她点亮生活希望。

这并非个例。为确保“应救尽救”,该院建立“主动发现+多方联动”线索摸排机制。据福清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郑承武介绍,该机制一方面要求办案检察官在刑事、民事监督等各类案件办理中,主动筛查被害人因案致贫的救助线索,实现“一案一排查”;另一方面,加强与妇联、民政、乡村振兴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同时,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畅通群众申请渠道,形成多方联动的线索发现网络。

2022年以来,该院通过主动摸排发现救助线索50件,占救助案件总数的96%,切实将司法关怀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精准施策

靶向帮扶解民忧

“经过几个月努力,小宇(化名)逐渐走出阴影,重新回到校园。”近日,在与法官的电话中,小宇家人言语里满是感激。

2022年9月,学生小宇在遭受侵害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被迫休学。检察官了解到,小宇自父母离婚后,就跟随父亲在福清生活。父母离异的成长隐痛,叠加侵害带来的心理重创,小宇的世界一度只剩沉默与绝望。发现小宇的困境后,检察官没有止步于案件本身,一方面为其申请了救助金,解决其家庭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联系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小宇进行疏导,并多次与教育局沟通,帮助她重返校园。检察机关用行动让受伤的小宇重新有了奔赴未来的勇气与希望。

“每个被救助对象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量体裁衣’才能真正帮到他们。”福清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薛守勇说,该院聚焦未成年人、困难妇女、退役军人等特定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救助:对未成年被害人,检察机关除提供资金救助外,同步链接心理疏导,帮助其抚平创伤;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联合民政部门落实低保等政策;对困难妇女群体,及时将救助信息通报市妇联,双方单位就心理辅导、经济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联合开展救助工作……

2022年以来,该院通过靶向施策,共为55名特定群体发放救助金,让司法救助更有“精度”与“温度”。

多元帮扶

绘就司法同心圆

2022年7月,退役军人老林(化名)突遭变故,因一起交通事故致轻伤一级、伤残八级,妻子在该事故中死亡,他的父亲身患精神分裂症40多年,尚在医院治疗,家中仅靠年迈母亲勉强维持。

福清市检察院在为老林发放救助金的同时,没有停下帮扶的脚步。检察干警向退役军人事务局移送了救助线索,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老林提供法律服务,还协助其家属成功办理了低保。在多方帮助下,老林逐渐走出阴霾。

司法救助不能仅仅停留在资金救助上,更要关注被救助对象的长远生活。福清市检察院突破“单一资金救助”模式,探索“司法救助+社会帮扶”协同机制,联合教育、妇联、民政等单位,为被救助对象提供就学帮扶、心理疏导、低保办理、医疗保障等多元化帮扶。2022年以来,该院已多元化帮扶15人次,真正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司法救助工作的基础。如何夯实救助“硬支撑”?面对一些被害人较大的救助资金需求,仅靠单一经费往往难以解决。为此,福清市检察院积极向省检察院、福州市检察院报送救助线索,提请联动救助,为被害人争取多层次的司法救助支持。

“上下级检察机关协同联动,不仅拓宽了救助资金来源渠道,更形成了救助合力,确保被害人能及时获得有效救助。”薛守勇表示。

从摸排线索到精准帮扶,从资金保障到多元救助……福清市检察院以司法救助为纽带,将法治力量转化为民生温度。“我们将持续深化救助工作,拓展救助覆盖面,提升精准救助能力,让更多困难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人文关怀,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检察动能。”郑承武说。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