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18 15:37:34

用十年温情缝合千家裂痕——记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法官杨幼卿

作者: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李逸萍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在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法庭,总能看到法官杨幼卿忙碌的身影。从事家事审判工作10余年,这位女法官以“法理情交融”理念化解近千起家事纠纷,创新调解机制守护亲情纽带,用司法温度弥合家庭裂痕,成为当事人眼中最可靠的“温情守护者”。

双轨调解:让法律长出温暖触角

多年前的一起离婚案让杨幼卿至今难忘。“我拼尽全力做到最好,为什么留不住婚姻?”调解室里,知名女企业家王某泪珠不断滚落,哽咽着问。王某看似不解的背后,是对失败婚姻的无奈,是怕被流言蜚语淹没的担忧。

“家事案件从来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针对第一次调解的情况,杨幼卿当即启动其探索的“家事调查+心理疏导”双轨调解机制,拟定疏导方案。

杨幼卿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陪王某回忆婚姻里的点滴细节,引导她正视感情消逝的客观现实;再结合社会对独立女性的包容案例,一点点卸下她的思想枷锁;最后,杨幼卿联系王某子女,叮嘱他们多陪母亲散心、谈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王某终于走出情绪低谷,该案得以调解离婚。

“我妈有高血压,怕她情绪激动引发意外,杨法官加班加点帮我们解决了困扰全家许久的大事,真的非常感谢。”拿到离婚调解书时,王某的子女握着杨幼卿的手再三道谢。

重燃生活热情的王某在莆田设立奖学金项目,连续多年为学子和老师送去温暖。这份善意的源头,离不开那场“有温度”的离婚调解。

亲情粘合:为孩子撑起晴朗天空

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中,成年人的恩怨常像乌云般笼罩孩子的世界,杨幼卿更像“亲情粘合剂”,总以“调解优先”为原则,争取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2024年1月,在林某欣与林某滢、陈某树等人继承纠纷一案中,8岁的林某滢刚刚失去母亲,又要面对同母异父的姐姐林某欣起诉要求分割母亲的遗产,这让刚失去至亲的孩子更加沉默。

“你们血脉里流着同样的牵挂。”调解室里,杨幼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母女亲情、姐妹情谊聊起,用自己作为母亲的共情能力,一点点消融当事人之间的隔阂,避免林某滢在失去母亲后再次受到伤害。最终,该案达成调解,林某欣也表示会代替母亲给予妹妹更多的关爱。这份在司法护航下重续的亲情,让两个女孩的世界重新透进阳光。

反对家暴:48小时筑起安全防线

2008年,城厢区法院成为全国首批反家暴试点法院,杨幼卿是反家暴合议庭的“铁娘子”。面对家暴,她从不说“忍忍就过去了”,只用法律的盾牌坚决说“不”。

今年3月,杨幼卿办理了一起家暴案件,女方被丈夫常年打骂,带着女儿躲到外地,仍夜不能寐。“敢离?我让你们好看!”起诉离婚后,男方的威胁电话像毒蛇般缠绕着母女俩的生活。

案件受理后,杨幼卿当即走访社区核实情况,调阅报警记录,在48小时内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最终,在法律的护航下,双方和平解除婚姻关系,女方带着女儿开始了新生活

在杨幼卿的办公室里,“耐心调解止纷争 公正司法亲人心”的锦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亮。这是她10余年司法生涯的生动注脚。“法条是硬的,但人心是暖的。我要做的,就是让法律既有斩断纠纷的力度,又有包裹人心的温度,让那些破碎的家,能在司法的守护里重新愈合。”杨幼卿如是说。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