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的浦城县富岭镇,稻田翻着金浪,老街的石板路被晒得发烫。富岭派出所民警邱连兴穿着洗得发白的警服,又一次走在双田村的巷弄里——还有半个多月,这位鬓角染霜的老民警就要退休了。 从1985年那个攥着报到证、眼里闪着光的20岁青年,到如今额头刻满沟壑、掌心磨出厚茧的花甲长者,40年警路,他用双脚丈量辖区23个行政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托起过200余次矛盾的化解,用伤疤见证过生死瞬间的担当。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像老街的樟树,深深扎根在百姓心里。 “活地图”的民情账 “邱警官,东家的鸡啄了西家的菜,您快来看看!”清晨的富岭派出所值班室,电话里传来双田村支书焦急的声音。邱连兴放下刚泡好的茶,抓起警帽就往外走——这样的“小事”,他管了26年。 1999年刚调至富岭派出所时,邱连兴背着帆布包走村入户。那时没有导航,他就手绘地图:张家的老两口独居,门口有棵老槐树;李家的孩子在外地打工,院墙有处缺口;王家和赵家因宅基地积怨多年,春耕时容易起冲突……3个月后,他手里的地图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成了所里的“活档案”。后来所里换了5任所长,每次新民警报到,第一件事就是跟着邱连兴走街串巷。“跟着老邱走一遍,辖区的‘脾气’就摸透了。”新民警都这么说。 今年7月21日的那场邻里纠纷,至今让双田村村民记忆犹新。八旬老人吴某患阿尔茨海默症,总爱对着邻居真某絮叨。那天,真某忍无可忍,抄起晒衣竿戳伤了吴某的耳朵。 邱连兴赶到时,吴某正捂着耳朵哭,真某蹲在地上赌气:“他天天念叨,谁受得了!”邱连兴蹲下来,给真某递过一瓶水,“老人记性差,就像小孩,咱多担待点。”转头又对吴某说:“吴姨,您要是想说话,就来警务室找我,我陪您唠。”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和解。真某红了眼眶,当场掏出医药费:“邱警官,我错了。”吴某也拉着真某的手:“以后我不瞎念叨了。” 这样的调解,邱连兴办了200多起。他总结的“四必访”工作法,被年轻民警编成口诀:“矛盾苗头早发现,帮扶人员常碰面,困难群众记心间,安全隐患跑在前。” 伤疤里的赤子心 邱连兴右脸有一道3厘米长的疤痕,像条暗红色的印记。所里的年轻民警都知道,那是1989年“五四旅社”抢劫案留下的“军功章”。 那年冬天,南浦镇“五四旅社”突发抢劫案,刚从警校毕业4年的邱连兴奉命抓捕嫌疑人陈某。狭窄的巷子里,陈某突然掏出匕首刺向他。“当时就想着,绝不能让他跑了!”邱连兴死死攥住对方持刀的手腕,两人在泥地里滚打,匕首划破他的脸颊,血顺着下巴滴进衣领,他愣是没松手,直到同事赶到,将人制服。送往医院时,他因失血过多晕过去,醒来第一句话是:“人抓住了吗?” 这道疤成了他的“勋章”,也成了提醒。2019年辖区村民江某持刀伤人案中,邱连兴再次冲在前面。当时江某被同事用盾牌逼到墙角,仍挥舞菜刀乱砍。“我来!”邱连兴一个箭步上前,左手按住江某持刀的手臂,右手去夺菜刀。 混乱中,菜刀砍中他的额头,血瞬间糊住了眼睛。“别管我,先制服他!”他抹了把脸,和同事合力将人按倒。事后缝针时,民警黄炜看着他额头的伤口直掉泪,他却笑:“没事,多道疤,更像警察了。” “穿上警服,就得对得起头顶的国徽。”这话邱连兴说了40年,也做了40年。临近退休,他仍坚持每天巡逻。富岭镇集市人多,他总爱往人群里钻,看到老人拎着重物就搭把手,看到摊贩占道就笑着劝:“大哥,挪挪地,大家好走路。”他的宣传从不照本宣科:给村民讲反诈,就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教孩子防溺水,编成儿歌“河边水凉莫靠近,爸妈盼你平安归”。 警营里的“传帮带” 富岭派出所的会议室里,年轻民警小郑正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邱连兴坐在他对面,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工作手册,里面是40年间积累的“锦囊妙计”:“调解纠纷,要会‘望闻问切’——望脸色知情绪,闻语气辨虚实,问细节找症结,切要害解心结。” 这是邱连兴退休前的“必修课”,所里的年轻民警都爱听他讲经验。 去年刚入警的小黄在处理一起宅基地纠纷时,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陷入僵局。邱连兴带着他再去现场,指着墙角的界碑说:“你看,这老界碑还在,当年分地时就是以它为界。”之后,邱连兴又找到村里的老支书核实,拿出几十年前的分地记录给当事人看,双方顿时没了脾气。 “师傅教我,办案不仅要懂法,更要懂人心。”小黄说,现在遇到难题,他还会下意识想:“要是师傅在,他会怎么做?” 有次小黄调解失败,垂头丧气,邱连兴拍着他的肩开导:“别急,群众的气顺了,事儿就顺了。当年我第一次调解,被当事人指着鼻子骂,后来又上门5次,他才肯听我说话。” “师傅常说,警察不仅是职业,更是信仰。”小黄的眼眶红了,“他教我们,查户口要记得哪家有残疾人,办案件要想着别耽误农忙,巡逻时要多看看独居老人的窗户亮没亮。这些细节,比书本上学的更珍贵。” 退休后的邱连兴,打算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警察还没干够,只要群众需要,我就还能搭把手!”他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40年的风霜,更藏着永不褪色的初心。而富岭派出所的年轻民警,正带着他的“锦囊”,沿着他走过的路,继续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传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