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20 16:03:11

一场“私换配件”纠纷的调解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高煜婕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你们看看!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维修!”8月12日,王女士情绪激动地冲进福州市公安局新港派出所,在该所“e体+”多维调处中心,将受损手机重重摔在调解桌上。

今年5月,王女士购买了一台价值近1万元的高端手机,使用了3个月后将手机送至福州大利嘉城某家维修中心更换外屏,并支付了300元维修费。谁知她取回手机后没几日,就出现了屏幕触控失灵问题。

“官方旗舰店购买的手机,使用了3个月都没有异常,怎么就换一个屏幕就出现触控失灵问题?”产生这个疑问后,王女士便带着手机前往检测中心,经检测得出手机异常原因是屏幕排线安装不当导致的二次损坏。

拿着这份检测报告,王女士返回维修中心。面对质问,维修中心的黄老板承认系员工在使用拆机工具时不慎滑脱,导致工具直接撞击手机后置摄像头模组,造成镜头组损坏,因一时害怕便在未告知王女士的情况下,私自更换了价值200元的二手同型号摄像头组件。得知这一情况,气愤的王女士认为自己受到欺骗,在自行协商赔偿款未达一致的情况下报警求助。

接警后,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带至新港派出所“e体+”多维调处中心,通过采取“背对背”的模式展开调解工作。

社区民警将黄老板领至隔壁闲置房间,调取店内维修时候的视频录像资料,对照视频画面中的关键帧,梳理关键证据。“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更换配件,已构成违约行为。”“再者,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店员操作失误在先,未告知消费者在后,而您目前只愿意赔偿600元的费用,是否有些欠妥?”面对民警的劝说,黄老板答应提高赔偿金额。

同一时间,安抚好王女士情绪的调解员了解到,王女士对赔偿款的心理预期系原厂配件费用加上维修费共计1200元,并打算若得不到相应的数额,将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

考虑到司法程序费时费力,且外地类似案件法院最终判决为店家赔偿消费者原价物品60%左右的赔偿额,与王女士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调解员便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劝说引导工作。

在双方心理预期都有了松动迹象后,调解工作便移至调解室面对面开展。

“黄老板您看,去年周边3家维修店都因为消费投诉,线上店铺经营积分被扣,导致门店排名下降,存在流失部分潜在顾客的情况。”民警与黄老板沟通,令其认识到自己做法欠妥,愿意向王女士表达歉意。

最终,在民警和“e体+”多维调处中心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黄老板当场支付赔偿金、退还维修费,还额外赠送一年免费手机贴膜服务以表歉意。

这场因屏幕碎裂赔偿引发的消费维权纠纷顺利解决。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