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闽清县人民法院白樟法庭依托先行调解机制,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机制快速切入、柔性化解矛盾,有力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显温度。 亲戚借贷,情与债的两难困局 张某甲与张某乙是父子关系,吴某是张某甲的表哥。2019年,吴某向张某甲与张某乙借款3万元,并立下借条,约定月利率为1.5% 。然而,吴某却未能依约按时还本付息。张某甲与张某乙多次催讨无果,无奈之下,于5月15日将吴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法官迅速捕捉到关键细节——张某甲和吴某是亲戚关系。亲戚间的借贷关系,往往存在着特殊的困境。一方面,张某甲碍于亲情,即便吴某未能按时还款,也不好强硬追讨,生怕因钱伤了感情,让彼此陷入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吴某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还款,却又不知如何向张某甲坦诚说明,导致矛盾在沉默中逐渐累积。法官明白,张某甲和吴某陷入了情感与经济的双重困境。 先行调解,给亲情留下“缓冲带” 办案中,法官深知,若直接进入庭审环节进行双方对峙,会让这份亲情进入激烈的对抗中。于是,5月26日,法官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小程序,按下先行调解的启动键,在正式开庭前主动介入纠纷。调解过程中,法官开启“法理破冰+情理融冰”的调解模式,向吴某阐明民法典中关于借贷违约的法律后果。同时,从亲戚情谊、家族和谐的角度,引导吴某积极面对债务问题。 经过一下午在小程序上的耐心协商,先行调解恰似一场及时雨,悄然滋润矛盾的土壤,便于双方后续心平气和地协商。 线上调解,让司法温度触手可及 考虑到吴某因地域、时间等因素受限,难以到现场参与调解,法官充分借助“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小程序的视频通话功能,实现法官与吴某“云端面对面”。 连线中,法官再次重申法律的刚性要求,确保吴某对拒不还款的法律责任有深刻认知。同时,法官以温情的话语劝诫吴某,亲戚间的情谊是弥足珍贵的财富,不要因一时的经济纠纷受损。既坚守法律原则,又饱含人文关怀的调解方式,让吴某深切感受到法院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决心。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沟通与协调,吴某逐渐放下心理包袱,愿意与张某甲、张某乙就还款事宜展开磋商。双方在“云端”经过多轮友好交流,最终达成和解共识。 调解成功后,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小程序中,当事人通过线上签章的方式,便捷、高效地完成了调解协议的签订。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