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22 15:48:19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以“如我在诉”理念践行为民担当

作者:本报记者 王淯滢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碧波映初心 海天化纷争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以“如我在诉”理念践行为民担当

【简介】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作为厦门海事法院的一个重要内设部门,负责该院所管辖案件的审查立案、诉讼服务、先行调解工作,负责办理诉前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司法确认等特别程序案件,处理诉讼与非诉案件的来信来访工作。此外,立案庭还牵头负责全院的诉非联动、特邀调解等多元解纷工作。

在厦门港的巨轮鸣笛与宁德三都澳的渔火闪烁之间,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以司法匠心锚定涉海治理航向,将立案服务延伸至每一片海域,让纠纷化解智慧融入潮起潮落。作为海事司法的“第一扇窗”,立案庭立足跨域管辖特性,紧扣立案职能,在涉海诉讼服务中守正创新,在多元纠纷化解中主动作为,用一个个实践案例,书写着服务海洋经济、守护海域安宁的生动答卷。

立案跑出“海法速度”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专业高效,对待当事人热情、耐心,简直是‘白月光’法院!沟通‘天花板’!”今年5月,一位陈姓律师在某社交平台上的生动点赞,道出了当事人对“如我在诉”理念的真切感受。司法温度不仅写在法律条文里,更藏在每一次高效办理、每一项便民举措中。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组织召开“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座谈会。(徐海燕 摄

针对福建沿海跨域管辖特性,立案庭将“让群众少跑或不跑”刻进服务基因:今年上半年,607件诉讼案件与485件执行案件高效审查立案,网上和邮寄立案占比超60%。宁德三都澳渔民寄出材料次日即获反馈;远洋企业线上申请三日内收到结果,“一趟不用跑”成为常态。现场立案当事人100%当场拿到收件告知书,复杂案件7日内必有结果。

程序简化更显司法温情。2024年上半年,立案庭创新准许某集团公司为下属企业提供五年期财产保全担保,解决了企业担保难题,每年降低成本数千万元。“以前要找第三方,手续繁琐还花钱,现在自家集团就能担保,太省心了!”该企业法务的感慨,道出简化程序带来的获得感。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正在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徐海燕 摄)

便民举措蕴含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联合法援律师驻点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推广诉辩状示范文本,让法律文书撰写不再是难题。渔民老陈曾因不懂流程犯愁,窗口人员手把手指导,“连哪里按手印都标出来了。”老陈说。立案庭细微处的用心,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沟通体验100分!办事效率100分!专业态度100分!”正如陈律师的点赞,立案庭多年保持诉讼服务零差评,近三年群众满意率全省领先,今年年初全省群众满意率第二,用口碑印证着“如我在诉”的初心与实效。

海上织就“枫桥密网”

2023年,立案庭牵头升级构建“地域+行业”双网格化多元解纷体系,搭建一站式平台,汇聚治理资源提升效率。相关工作成效获评2023年厦门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地域网格沿福建海岸线延伸。以院本部为核心,福州、宁德、东山法庭为支点,解纷网络持续织密。今年5月,宁德白马港一货船误入养殖区致17家受损。该院宁德法庭联合宁德海事局“一站式”中心提供法律意见、引导调解,通过司法确认让养殖户快速获赔,船东也避免了诉累。“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让“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愿景照进现实。

行业联动精准化解涉海纠纷。厦门海事法院与海事局、海警局等12家涉海单位协作,与渔业协会对接成效显著。2024年,渔工老邱跌落致高位截瘫,与船东就赔偿争执不下。石狮市祥芝渔业协会作为特邀调解组织及时介入,法官助理唐婉指导创新方案——拍摄老邱点头视频确认协议,由其妻代签,联合互保协会参照法定标准协商,赔偿款经司法确认直达账户。“不花律师费,当场拿钱,比打官司实在!”老邱妻子说。

“规范先行调解流程,是机制长效运转的保障。”立案庭庭长陈水柱介绍。针对调解员曾出现的“伤情未稳即调解”“经手赔偿款”问题,立案庭赴渔业协会培训10余次,普及法律知识。法官陈耀用“渔家话”解读:“如果不等确定伤残等级就进行调解,咱们怎么知道事故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这样的话,调解起来就不够公平,也无法真正解决纠纷。此外,在调解时,帮当事人经手调解款,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转账都很方便,建议大家让当事人直接转账,以免在中间环节发生风险。”培训之外,法院还优化文书模板,新增“送达地址确认书”,双重确认信息。规范后,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率超99%,自动履行率近99%。石狮祥芝渔业协会会长蔡清筑说:“法官把法律变咱能懂的话,调解更有底气。”

破壁消除“诉权障碍”

当常规程序无法抵达正义彼岸,立案庭以“如我在诉”理念打破程序壁垒,在诉权保障的空白地带闯出新路。

“只知道微信号,法院能立案吗?”今年初,石狮某机械公司负责人带着仅有两个微信号的起诉状向立案庭求助。原来,该公司与客户通过微信交易船舶配件,却因未留存身份信息陷入维权困境。按常规无法立案,但法官未简单驳回。“当事人已经穷尽办法,我们不能让程序成为正义的绊脚石。”经审慎研究,立案庭向腾讯发协查函调取实名信息,成功调取到被告实名信息,两案顺利立案,为当事人省下调查成本,更为日后此类司法服务的提供积累了有益经验。

这样的能动实践,在紧急时刻更显分量。今年5月,厦门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急得满头大汗:公司支付200余万元从境外购买81吨冻品鸡爪,开具信用证,但银行收到要求付款的提单却疑点重重,上面记载的承运船舶经查仍滞留南美,国外卖家也彻底失联,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典型的信用证欺诈。立案庭收到申请时,距离银行付款窗口期仅剩72小时。立案庭当即启动紧急预案,2小时完成审查,指导企业补正担保手续,同步联动涉外庭研判法律适用。从立案到裁定止付,全程仅用48小时,为企业全额挽回损失。而这并非个例,2024年2月,福建某矿业公司面临5000万元信用证损失风险,立案庭当天完成立案移交,与涉台庭合力高效守住资金安全线。

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法官到石狮市祥芝镇诉前指导化解群体性纠纷。 (刘玲 摄)

在复杂纠纷的化解中,能动履职更见智慧。今年上半年,立案庭办结74件司法确认、债权登记等特别程序案件,其中某船舶私人有限公司与厦门某码头的争议尤为典型。两家企业因疫情期间港口费用问题多年投诉未果,立案庭联合涉外庭与海丝调解中心,经多轮先行调解促成和解,司法确认赋予强制力,全程零诉讼费化解矛盾,获外方感谢。

“如我在诉”不仅要个案突破,还要在源头筑防。指导渔业协会调解渔工补偿案时,立案庭锁定授权合法性风险,坚持载明“意识清醒,授权长女全权处理”并附医疗证明,筑牢法律效力。渔工家属对法官“细致入微关怀”的赞叹,是司法对细节的执着守护。针对司法确认文书送达漏洞,立案庭增设“送达地址”专页,配套签署《确认书》,双重保险封堵程序风险。

“如我在诉”重千钧,俯身躬行方为真。厦门海事法院立案庭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每一次高效立案、每一份专业指导、每一场用心调解中,深刻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他们用行动证明:司法为民不是口号,而是如潮水般浸润每一个案件的日常,日积月累终成守护海疆安宁的磅礴力量。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