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护航 绿富同兴 ——武平法院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武平不缺树,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9.7%,却格外重视补植复绿机制建设;武平不缺水,拥有福建唯一的跨省流域湿地公园,却早早建立起“生态司法+河长制”联动协作机制。地处“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法院从审判执行出发,拓展“生态司法+”服务,做优生态之治,司法助力武平绿了水、活了林、富了民,走上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2001年6月,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在武平县捷文村开展“分山到户”的试点工作;2002年8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在武平召开;2003年,全省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青山环绕中的武平,90%的人口与林业发生关联。而在林改之初,武平法院的法官便明白,他们需要做好筑牢林区安全防线的充足准备。近年来,为了应对可能增长的涉林纠纷,武平法院跟上林改步伐,依法大胆适用简易程序,将平均结案天数缩短3天。同时,探索形成以“扇形调解网+斗样化解层+点状消解法”为主题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建“无讼林区”,全县116个行政村实现涉林民商事纠纷“零诉讼”,挂牌确认“无讼林区”村10个。对仍存在的矛盾纠纷,武平法院推动成立武平县涉林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在全县17个乡镇成立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办公室,聘请27名护林员为特邀调解员,率先在全省推动成立县级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委员会。 此外,武平法院加强对林权登记不规范、林地重复发包、行政执法等突出问题的分析和把控,及时向相关部门、行业发出司法建议,采纳整改率达100%。2022年5月,武平法院首次适用“森林碳汇补偿+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公开宣判一起滥伐林木案。被告人林某自愿缴纳补植复绿保证金和认缴森林碳汇损失补偿金,获从宽处理,生态“破坏者”由此变成环境“修复者”。 对于武平法院生态庭的法官们来说,“上山”曾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而如今,他们又增加了一项“下河”的任务。距离武平主城区10分钟车程、总面积2.3万亩的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里,池塘、湖泊、沼泽、农田及森林交错。位于其中的千鹭湖,空气清新,扑扇翅膀的飞鸟影影绰绰,各种鸟禽的鸣声此起彼伏。 但就在几年前,这里上下游及周边河道支流存在无序生猪养殖等问题,水质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近三分之二的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面对窘境,武平县铁腕“治水”,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跟随保护脚步,武平法院推进“生态司法+河长制”,将河段管护纳入社区矫正工作内容,发出龙岩市首份“护鱼令”,与兄弟法院签署汀江流域环保协议。 从专注解决林业纠纷,到助力生态治理,武平法院生态庭法官的足迹深深印在各个角落,用心守护绿水青山。发出“护树令”,对涉毁林刑事案件的非监禁刑罪犯,责令其在缓刑考验期内对古树名木进行专门看护,实现被告人由“林木破坏者”转变为“林木保护者”,以法治的力量守护美好家园;协同建立环境保护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森林防火及资源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生猪养殖环境整治等活动;推动“生态司法+林长制”,在县林长办设立法官工作室,推进涉林纠纷治理“共治、共防”格局,立牌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引来“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到武平筑巢。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