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27 14:57:08

漳州市芗城区南坑街道综治中心基层“巧”治理实录

作者:本报记者 蔡欣利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找到解开矛盾的线头

——漳州市芗城区南坑街道综治中心基层“巧”治理实录

漳州市芗城区南坑街道的晨雾里,飘散着13万人热闹的烟火气;崭新楼盘与老旧乡社隔街相望,商铺的吆喝声混着村口的闲聊声……在这般热闹的地方,治理向来是道难题。

在南坑街道综治中心,有限人手拧出了巧劲,治安研判、民生处置、矛盾调解,一件件工作透着章法。以“平安漳州e家”平台为端口,突出重点深入排查调解各种矛盾纠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

“人少从不是难题,巧劲才是‘金钥匙’。”负责人翻着台账笑出声。在这里,街道网格管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被用得灵活高效,多方联动破解问题时更能找准巧劲儿。

今年上半年,这里的252起纠纷消弭于萌芽,607件“96111漳州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热线(以下简称96111矛调热线)”工单落地有声,1014条“12345热线”诉求全响应,办结群众事件满意率达98%。

“巧”聚合力解纠纷

南坑街道益民路不足200米长的街巷间,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治安巡逻队、城管执法中队紧密相邻,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政法一条街”。

“要办事,来这儿就对了。”群众提起这条街总爱这么说。从前得跑几个部门的麻烦,如今在这儿成了“进一扇门、找对人”的“小事”。各部门职能像齿轮般咬合,“多头跑”的困扰化作“一站式”解决的便利,单一部门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今年6月,小区居民李某和黄某持续两年的矛盾,被这条街的联动力量化解。

李某常和朋友在家小聚,夜深时动静大了些;楼下的黄某被吵得寝食难安,争执渐深后搬了家,甚至搬来震楼器“反击”,整栋楼的安宁被彻底打破。

矛盾化解转机始于“96111矛调热线”。南坑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起电话,向诉求人详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不是简单的邻里摩擦,是双方在较劲。”工作人员边记录边分析,随即启动联动调解机制——联系司法所调解员、社区民警调取近期相关记录,并一同参与劝解。

次日上午,在综治中心调解室,李某和黄某面对面坐着。桌上摊开综治中心整理的矛盾记录,调解员将两年来的争执脉络细细理清;社区民警翻阅治安管理处罚法,逐条说明噪音扰民的界定标准;司法调解员拍着两人肩膀劝道:“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各退一步才是解法……”

话越说越透,心也越靠越近。李某挠了挠头:“以前真没当回事,后来想道歉又抹不开面子……”黄某也渐渐想通了道理:“装震楼器这玩意儿是我糊涂,自己听着嗡嗡声也闹心。”最终,两人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李某保证调整作息、控制聚会音量;黄某当场联系拆除震楼器,这场持续两年的纠纷就此了结。

在这“司法一条街”,家长里短的烦心事、邻里之间的堵心事,都被一点点捋顺、一件件化解。南坑街道综治中心就像一根线,串起各部门资源与力量,让调解的“巧劲”更精准、更高效。对居民来说,这里是最靠谱的“解忧地”——有问题来这儿,准能找到说理的地方。

“巧”施良策破积案

南坑街道综治中心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织密排查网络,创新攻坚机制,让许多“陈年疙瘩”在基层一线迎刃而解。今年春天,一起跨越十余载的房屋租赁纠纷成功化解,正是这道防线发力的生动注脚。

2002年,季先生在芗城区东岳新村出租一间柴草间给吴某,双方约定“单位收回房屋时租赁终止”。2014年,季先生正式发文收回该柴草间,承租人吴某却已离世,其子吴某某以各种理由拒绝腾退。此后十余年,季先生数次上门沟通无果,最终拨通“96111矛调热线”寻求帮助。

今年1月,南坑街道综治中心接到派单,即刻启动矛盾化解程序。调解员带着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很快找出破题关键——双方合同中“单位收回后权益归属”的条款表述模糊,而吴某某既拿不出新的权属证明,还拖欠着2014年至今的租金。

“法律层面看,原合同已失去履行基础;情理层面讲,占着别人的房子十多年不还,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调解现场,调解员直击要害的话语,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渐渐松动。

为彻底解开双方心结,调解团队不满足于纸面核实,多次往返社区调解室和柴草间。在了解季先生诉求的同时,调解员也耐心听吴某某倒苦水,引导他换位思考。

“季先生上了年纪,就盼着收回房子安度晚年。”调解员的话朴实有力。在调解员一轮轮释法说理中,原本振振有词的吴某某也慢慢服了软,双方的调解脉络逐渐清晰。

这场历时十多载的积案迎来转机:吴某某同意在限期内腾退柴草间,并以租金减半、分期支付的方式结清2014年以来的欠租。当调解协议递到手里时,季先生攥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没想到拖了这么久的事,街道这么上心就解决了。”

“处理陈年积案,硬压不如巧解,关键要摸准矛盾里的缝隙,找到能解开的线头。”南坑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感慨道。这些年,他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办法”。综治网格员日常“拉网式”排查,把潜在问题一一捞上来;重点案件领导包案制,则如同钉钉子,精准明确责任主体、限定解决时限、制定专属策略,让每起矛盾都能精准“对号入座”。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