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寸步不让”到“各退一步” ——龙岩“和汽”行业村居法官工作室巧解一起汽车消费纠纷 近日,一场持续半年的汽车消费纠纷在龙岩“和汽”行业村居法官工作室(下称“和汽”工作室)的推动下圆满化解。这起纠纷的解决,不仅让车主简某重拾生计希望,更成为新罗区人大代表与新罗区人民法院携手创新“法律+专业+民意”协同解纷机制的生动范例。 今年2月,简某花费7万余元在龙岩某汽车贸易公司购置一辆小货车,本想以此作为谋生工具,不料提车次日便遭遇刹车不灵敏、ABS灯异常亮起的问题。简某认为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坚决要求退款退车。而商家经检测后称“仅为小故障”,虽承诺维修,却始终无法打消简某的顾虑。 沟通不畅升级为矛盾对立:车辆搁置半年无法使用,简某从门店交涉到网络声讨,商家则坚持“故障可控”的立场,双方陷入“谁也不让步”的境地。 僵局之下,“和汽”工作室主动介入,依托“法律+专业+民意”协同解纷机制,开启人大代表与法院联动调解的模式。一方面,工作室发挥法院专业优势,梳理纠纷核心争议点,明确车辆质量判定、售后责任划分的法律边界,为调解提供坚实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工作室特邀新罗区人大代表、龙岩市汽车销售商会会长张志斌参与调解,借助人大代表的“专业力”与“民意力”搭建沟通桥梁。 作为深耕汽车行业十余年的商会会长,张志斌熟稔车辆质量检测标准与售后行业规范,能以专业视角解读故障;作为长期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他更懂简某“靠车谋生”的迫切需求与维权焦虑,易获双方信任。调解过程中,法院干警全程参与,为双方释法明理,明确责任底线;张志斌则以“中间人”身份,分别与双方沟通:对简某,他用“新鞋磨脚可修,非断底致命”的通俗比喻,结合检测报告解读故障性质,消解其抵触情绪;对商家,他从行业口碑与法律责任角度分析,强调“补偿损失+长期保修”既是回应消费者诉求,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人大代表的民意共情与法院的法律护航双重赋能下,简某和商家最终达成和解:商家补偿简某2万元,并承诺“未来一年内,非人为故意故障免费维修”;简某认可“小故障可修”的事实,接受调解方案。这场持续半年的纠纷,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 后记: “和汽”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人大代表的基层优势、行业优势与法院的法律专业优势深度融合,已成功化解汽车消费疑难纠纷112起。此次纠纷的化解,不仅是个案的圆满解决,更印证了“人大代表+法院”协同解纷机制的高效性与可持续性——通过机制化整合资源,让专业力量与法治力量精准嵌入矛盾核心,为基层汽车消费纠纷化解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制度密码”,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务实之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